天籁书吧

繁体版 简体版
天籁书吧 > 郡主归来 > 第49章 心意

第49章 心意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平宁长公主的事情在朝堂上虽没引起什么大的争议,却也有官员存了些微词,倒不是因为给清远伯府人求情,而是上折子参酷刑的可怖。

先帝在位时任用酷吏,发明诸多酷刑,乃至于朝堂之人莫不惧怕。

当今继位后,言明废除酷吏和怖刑,昨日却将驸马活剐,这就给了言官参人的由头。

顺昌帝当时做了就料到了朝堂上定会有人参他,可他在如何的宽仁,骨子里终究也是皇帝,皇家的颜面,无论是多圣明的君主都容不得被如此践踏。

所以在顺昌帝开口定了基调后,朝堂上也没怎么进行激烈的辩驳,这事便这么过去了。

一天两天的,日子便一晃到了夏日。

顺昌帝每到酷夏都会带着宫妃和一些皇室宗族去庄子上避暑,所以就有了不同以往的惯例,大庆朝的朝臣们到了夏季会有个十五天的伏日假。

在去庄子避暑前,顺昌帝一拍手,决定先把剩下两个儿子成亲的事情办了,免得一等又到了秋天。

他两人都老大不小的了,顺昌帝心里也跟着着急。

所以就在夏日来临之前,两位皇子的婚事便吹吹打打的办了起来,一时间倒也热闹极了。

更早些日子,卫玖还参加了何家二房嫡女与左都御史之子的婚礼。

何家是顺昌帝的外家,虽说如今随着王家乃至于承恩公府等新的外戚势力兴起,何家渐渐的不像顺昌帝刚登基那会儿那般如日中天了,可毕竟是皇帝外家,又是世家,底蕴还是在的。

卫玖与霍闻过去,一是因着何家老太君对平乐长公主和卫玖两人非常疼爱,所以卫玖对何家也颇有好感;二便是皇帝要给自己外家做脸,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可顺昌帝这朝天子毕竟还在呢,那何家的脸面自然要给。

等连轴忙完了这三场婚礼,也就到了酷暑之时。

顺昌帝大手一挥,带着家眷和宗室跑去了大观山的皇家庄子上避暑,皇帝都带头跑去了别庄避暑,那些世家们自然也紧随其后了。

大观山名字里有山,那就能爬,而且山里不时的还有猎物出没。

卫玖手痒,知道要往大观山来时,便将自己的马一同带过来了。

卫玖的点墨性子温和,在她出嫁那日便作为陪嫁带到了东宫,一直和霍闻的马一块养着。

以前在公主府时,点墨与卫言昙的缀雪性别相同,两匹马在一块儿养着还不见有什么,却没想到来了东宫,见到霍闻的马时,点墨像是兔子见了草,亮了眼了。

听马房的太监说,点墨它是天天去磨着霍闻那匹大黑马,卫玖都无语了,真是丢人现眼!

但也着实没想到,霍闻看着威威严严的,身下的马却是最为温和不过的母马。

今儿心血来潮,卫玖想同霍闻去山间打猎,将马牵出来一看,呵——!!!踏雪正恬不知耻的拿着他的马头蹭着霍闻的马。

霍闻轻笑一声。

卫玖捂脸,真是没眼看。

强硬的牵过点墨,还不等她跨步上去,霍闻身下那匹大黑马驮着霍闻居然上赶着凑了过来,卫玖,“???”

哦吼,点墨啊,你真是没白舔,果然不仅舔狗能胜利,舔马舔到最后,也会成功的。

卫玖得意的朝着霍闻挑挑眉,换来霍闻无奈的摇摇头。

皇庄的顺昌帝听说太子和太子妃骑马出去时,他本是正同平乐长公主、皇后以及惠贵妃等人摸雀牌呢,一下子也被勾起了兴致,想着出去看看。

平乐长公主好笑道:“我记得大观山上有片紫竹林,许多年未见了,咱们也不妨去看看。”

大观山之所以得名观,就是因着有一片极大的紫竹林,传闻观世音菩萨的道场便有紫竹林,所以取一个观字,得名大观山。

顺昌帝自然应允。

带着一众妃子和皇子皇妃的便去了后山。

紫竹林离卫玖她们跑马的地方极近,等顺昌帝他们过去的时候,正巧碰到了跑够了马往外走的卫玖和霍闻,一同出来的还有卫言昙,沈昭以及沈行、许婉瑜等人。

见到顺昌帝,几人忙过来行礼。

顺昌帝看着他们,乐道:“这还挺巧。”

“刚出来,里面挺宽敞,但可能酷暑的缘故,竟是连猎物都不愿意出来了。”霍闻笑着道。

顺昌帝逗他,“是猎物不出来,还是我儿你箭术不行,在这儿找补呢。”

霍闻赶忙道:“父皇你说我箭术不行可以,可沈家两位小将军也是没什么收获,他俩不就也不行了。”

“你个臭小子。”顺昌帝哈哈大笑道:“焉知不是你连累了两位沈家将军。”

霍闻与顺昌帝这状似普通父子间的家常对话,后面的皇子说不羡慕那是假的,可即便他们羡慕,心里却也清楚,霍闻是顺昌帝看好的接班人。

以前心里也不是没想过争一争,可后来随着霍闻威势越来越大,二皇子心里有些不甘,更多的却是解脱。

至于三皇子嘛,那纯粹是被皇后和太后两人硬生生的逼到了对立面,皇后与太后越想让他争,三皇子就越逆反。

虽说他不能明面上同皇后、太后急头白脸的辩解,却可以直愣愣的杵在那,任你说什么,他都是那幅耿直的模样,气的皇后没少发火。

可真说起来,三皇子对皇后也是有母子之情的,可皇后与太后欲壑难填,三皇子心里不是不清楚,让他去和霍闻争,他争不过啊,他也不想让皇后同霍闻对上,毕竟自古以来,走上这条路后输了便再无翻身的日子,又是何必呢。

三皇子不想与霍闻争,又想保全皇后,便注定了徒劳,就像他不知道,在他还未出生的时候,霍闻与皇后之间便有了杀母之仇。

血海深仇,不共戴天,皇后不是非得要争,不争必死无疑,拼死一搏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

可皇后不告诉三皇子真相,就造成了三皇子永远不理解她,也说明了他是不会同她一起去搏那位子的,若是去了,失败一定会是必然。

“咦?许婉瑜,你怎么也在?”三皇子身后的三皇子妃也就是王诗玥问道。

许婉瑜低了低头,“回三皇子妃,我同沈家小姐说话,正赶上太子妃约沈家小姐来后山跑马,我便一同跟来了。”

三皇子妃眼珠子转了转,她以前未出嫁前与许婉瑜便互相看不对付,如今她如愿嫁给了三皇子,许婉瑜要乖乖的向她行礼,心中自然有些得意。

又听闻前几日许婉瑜同沈行救命恩人那翻纠葛,心下不免有了些盘算。

“前些日子我听说沈行将军似乎对婉瑜有着救命之恩。”三皇子妃笑眯眯的问道。

许婉瑜不知道王诗玥在打什么算盘,但当日平王府春日宴上她曾亲口承认,那日王诗玥也在,她不可能不知道,那她这么问指定是有什么打算。

只是她想不明白,只好先点了点头,想看三皇子妃究竟是葫芦里卖什么药。

其他人自然也是这么想的,一时间便都没说话,只有王诗玥见许婉瑜承认了,嘴角下意识咧了咧,笑眯眯道:“自古以来救命之恩当以身相许,我看婉瑜世家小姐典雅端庄,沈家将军年少有为一表人才,又有救命之恩,简直是难得的缘分。”

“听说婉瑜口口声声说要报恩,那何不同沈家小将军成就一番姻缘,也是一庄美谈,父皇您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王诗玥自然是带着恶意的,沈家常年驻守西北之地,而且沈家二郎出入疆场,生死无常,上京城世家很少会愿意将辛苦培养的嫡女嫁入沈家,即便他们家再如何的深的圣心,沈家儿郎再如何丰神俊朗,可若是人死了,那不也是白搭。

因着这层偏见,所以沈家娶妻大多从西北之地求取,沈家妇也都是那种能提刀杀敌之辈。

宣威将军也不是没想过给孩子求取世家高门,可哪家也不愿意让孩子来西北荒凉地,就算有愿意的,也多为庶女,可沈家儿郎各个优秀,凭什么配不上世家贵女,渐渐地,宣威将军便也歇了这个心思。

这事若是放在王诗玥身上,她肯定是不愿意的,所以在她看来,许婉瑜必然也不情愿。

许婉瑜是惠贵妃的娘家侄女,听到三皇子妃的话,惠贵妃当场接过话头道:“三皇子妃说笑了,儿女亲事,自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况且,报恩的方法多的是,孩子愿意那是美事,若是不愿意,强行因着报恩便凑成一对,这岂不是成了报仇。”

沈行怕许婉瑜为难,也笑着开口,“贵妃娘娘说的没错,哪有逼着姑娘以身相许报恩的说法,再说,当日不过顺手之举,哪里就成大恩了呢。"

慧惠贵妃感激的看了沈行一眼,心想他果真是行为坦荡,若不是在西北,还真是一门好亲事。

顺昌帝自然也没有硬当媒人的癖好,又觉得惠贵妃说的也有道理,刚想说两句让这个事过去,却听许婉瑜突然道:“皇上,三皇子妃说的没错,我心里是愿意的,不单是为了报恩,也是钦慕将军,沈家铁骨忠心,可见家风极好,我有何不愿意的。”

一旁的惠贵妃却着急道:“婉瑜,你莫要糊涂,你自小生在上京,可曾去过西北,你身子可受得住西北风沙。”

许婉瑜笑道:“姑母,当初平乐长公主以公主之尊能在云州二十几年,我不过许家女,又如何受不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