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书吧

繁体版 简体版
天籁书吧 > 三国乱世红颜劫 > 第32章 第三十二章-风云将起 执意前行

第32章 第三十二章-风云将起 执意前行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第三十二章:风云将起执意前行

曹操营帐内,牛油巨烛烈烈燃烧,将满帐照得通亮,却也映出众人脸上的冷峻与肃杀。曹操负手立于军事地图前,鹰隼般的目光死死锁住皖城,仿佛能透过地图洞察其虚实。他缓缓转身,眼神如刀般扫过麾下将领,一字一顿地沉声道:“密切盯着于吉那几个徒弟,奇门遁甲术筹备稍有风吹草动,即刻来报!精锐部队继续在东吴周边隐匿待命,听我指令行事,如有懈怠,军法从事!”将领们神情一凛,齐声领命,脚步匆匆离去,带起的冷风令烛火一阵摇曳。曹操暗自思忖,此番借助于吉徒弟之力,定要让东吴在皖城折戟沉沙,为自己的霸业铲除一大劲敌。若能趁机掌控奇门遁甲术背后的神秘力量,那逐鹿天下便又多了几分胜算。

与此同时,玄风、逸尘、烈阳和智渊几位师兄围聚在堆满奇门遁甲术材料的营帐中。看着那堆积如山、散发着神秘光泽的材料,他们的心情犹如翻涌的波涛,久久不能平静。

玄风神色凝重,率先打破沉默:“材料已然备齐,此术威力绝伦,定能给予孙策致命一击,以祭师傅在天之灵。但施法过程容不得丝毫差错,大家务必全神贯注,慎之又慎。曹操传来消息,孙策不日将进攻皖城,皖城附近的山谷乃是绝佳的设伏之地。我们需依计在那里布置迷魂阵与杀阵。迷魂阵以五行相生相克之理,改变山谷内的气场,让敌军踏入便如坠五里云雾,迷失方向。入口处,巧妙利用八门中的杜门与景门交替开合,制造逼真幻象,惑乱敌心。而杀阵,则精心设于山谷深处,待敌军陷入混乱之际,以死门为引,借助山势地形,配合桃木、朱砂、灵符等物,发动雷霆一击。曹操会安排疑兵在多个方向佯攻,误导东吴的判断,分散周瑜的注意力,使他无暇顾及我们。另外,他还会派遣精锐部队在周边埋伏,一旦我们得手,便截断孙策的退路。不过曹操此人阴险狡诈,与他合作,我们需万分小心,既要借他之力复仇,又要时刻提防他暗中使诈。”

逸尘微微点头,眼中满是忧虑:“大师兄所言极是。曹操野心勃勃,对奇门遁甲术觊觎已久,恐怕另有不可告人的图谋。我们在筹备法术时,务必谨小慎微,防止他暗中窥探,窃取术法机密。说不定他还打着利用完我们后,将所有罪名推给我们,以此稳固自身地位的算盘。”

烈阳紧握双拳,一脸决然:“怕什么!为师傅报仇乃头等大事。等我们击败孙策,就算曹操想翻脸,我们师兄弟齐心协力,又何惧之有!”

智渊皱着眉头,提醒道:“烈阳,切不可轻敌。曹操老谋深算,诡计多端,绝非善类。我们不仅要提防他对我们下手,更要留意他利用此次机会打压其他潜在对手,扩充自身势力。稍有不慎,我们便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东吴这边,上官飞鸿在阴暗逼仄的房间里,对着那些神秘符咒碎片愁眉深锁。她时而低头细细翻阅泛黄的古籍,时而对着碎片上奇异的纹路凝眸沉思,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这些碎片是她在皖城周边一处人迹罕至、弥漫着诡异气息的古老庙宇废墟中偶然发现的。她记得师傅曾在闲谈中隐约提及过类似碎片,可具体的关联却模糊不清。为了探寻碎片的秘密,她不辞辛劳,四处奔波,拜访了诸多隐世的智者,又在师傅遗留的古籍中反复搜寻印证。经过几日几夜废寝忘食的钻研,终于从一本残破不堪的古籍中找到了线索。碎片上的纹路竟与一种失传已久的禁忌法术相关,这种法术一旦施展,必将引发天地异动,生灵涂炭。想到此,她心中大惊失色,深知此事关乎东吴存亡,一刻也不敢耽搁,急忙赶往孙策营帐。

上官飞鸿赶到营帐时,孙策正与周瑜、鲁肃及几位将领围在军事地图前,激烈地商讨攻打皖城的事宜。帐外,乌云如墨般翻涌,沉甸甸地压下来,仿佛要将整个世界吞噬。狂风在营帐外肆虐,发出如鬼哭狼嚎般的呼啸声,不断冲击着帐幕,好似要将其撕裂。

见众人稍作停歇,上官飞鸿赶忙上前,神色焦急地拱手道:“主公,公瑾兄,子敬先生,诸位将军,我近日对这些碎片有了重大发现。我在皖城周边探寻时,历经千难万险,才偶然寻得这些碎片。经过多日深入研究,并多方印证,发现它们与一种极为厉害且禁忌的法术有关。此法术施展条件极为苛刻,需集齐特定的碎片,在特定的时辰,于阴气极重之地,通过复杂的仪式方可施展。一旦施展成功,后果不堪设想,恐怕会给东吴带来灭顶之灾。如今碎片莫名出现,绝非偶然,背后恐怕隐藏着针对东吴的巨大阴谋。主公攻打皖城一事,还望三思,切不可中了敌人的圈套啊。”

孙策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不屑,心中暗自冷哼,想起当年于吉之事,越发觉得这些所谓法术不过是装神弄鬼的把戏。他向来对牛鬼蛇神、封建迷信嗤之以鼻,认为那都是蛊惑人心的手段。此时,他轻抚着下巴,带着几分轻蔑缓缓说道:“陈飞宏,我知你一心为东吴着想,且向来心思缜密。但仅凭这几片碎片,就断定有巨大阴谋,是否有些杞人忧天?皖城乃战略要地,犹如咽喉,连接南北,掌控着诸多资源与要道。如今探知皖城守将防备疏忽,此乃天赐良机。若因几片不知来历的碎片,就被这些虚无缥缈、糊弄人的法术之说吓得畏缩不前,恐遭天下人耻笑。我们东吴能有今日,靠的是将士们在沙场上的真刀真枪,是我对天下局势的精准判断与把握,绝非靠相信这些封建迷信。当年于吉故弄玄虚,蛊惑众人,我便毫不犹豫将其斩杀,这些装神弄鬼的伎俩,根本不足为惧。”

周瑜微微点头,目光中透着思索:“主公,陈飞宏所言并非毫无道理。这些碎片的确透着古怪,近期我也察觉到多方势力蠢蠢欲动,皖城周边出现了一些不明身份的人在暗中活动。似乎有一张无形的大网正朝着东吴悄然撒下。贸然出兵攻打皖城,若真陷入敌人的埋伏,东吴恐将面临巨大危机。而且,我们虽得知皖城防备疏忽,但不知这消息是否可靠,会不会是敌人故意放出的诱饵。再者,当前东吴粮草储备虽可支撑一段时间的战事,但持续的征战也会对粮草供应造成压力,若陷入持久战,对我军极为不利。”

鲁肃手抚长须,神情沉稳地说道:“主公,法术之事,虽玄幻难测,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皖城战略意义重大,放弃攻打亦非明智之举。依我之见,可先派遣小股精锐部队佯装攻打皖城,试探虚实。这小股部队需挑选经验丰富、行动敏捷之士,由智勇双全的将领率领。若真有埋伏,我军可及时回撤,凭借我军的机动性避免重大损失;若敌军防备空虚,再大举进攻也不迟。如此,既能不错失战机,又能最大程度降低风险。而且,在派遣小股部队试探的同时,我们可加强情报收集,进一步了解皖城周边敌军的动向和部署。同时,当前的外交局势也需考虑,若因此次行动引发其他势力的联合针对,东吴将腹背受敌。”

陈飞宏见众人态度不一,焦急地接着说道:“子敬先生所言极是,还望主公三思。此次的法术非同小可,师傅曾多次提及,此术一旦施展,不仅会对施法之地造成毁灭性打击,还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影响整个战局。我近日观察,皖城上空时常乌云聚集,却无降雨,且夜晚常有奇异光芒闪烁,此乃异常之象。还望主公和诸位将军慎重考虑。师傅曾告诫我,对于这类神秘力量,万不可掉以轻心。”

此时,陈武将军双手抱胸,一脸严肃地说道:“主公,末将以为,周都督、子敬先生和陈飞宏所言有理。行军打仗,小心为上。皖城之事太过蹊跷,不可不防。如今我军虽士气高昂,但也不可盲目冒进。”

而潘璋将军则微微摇头,反驳道:“陈武将军,你过于谨慎了。战机稍纵即逝,若我们犹豫不决,等敌军防备森严,再想攻打皖城,谈何容易?如今我军兵强马壮,士气正盛,正是出兵的好时机。我们东吴将士向来勇猛,岂会惧怕什么阴谋诡计?再者,若此时不攻,敌军一旦恢复防备,我们再想拿下皖城,不知要付出多大代价。况且,我们不能因一些未经证实的传闻就放弃如此重要的战略机会。”

孙策听着众人的争论,心中权衡着利弊。一方面是对霸业的渴望,皖城的得失关乎东吴未来的发展,拿下皖城,东吴便能在战略布局上占据更有利的位置;另一方面,虽然众人提及的风险让他心中稍有顾虑,但他内心深处对这些所谓的法术和阴谋充满鄙视,觉得不过是敌人虚张声势的手段。他想起以往的征战经历,哪一次不是凭借着自身的果敢和将士们的勇猛取得胜利,那些靠封建迷信、歪门邪道的对手,最终都不堪一击。这时,恰好有探子来报,称在皖城附近并未发现可疑迹象,且皖城的防备确实如之前所探,十分松懈。孙策听闻,心中的天平不禁向进攻倾斜,觉得这或许真是上天赐予东吴扩张的良机,此时若因这些他认为的无稽之谈退缩,恐错失大好前程。

于是,孙策心意已决,大手一挥,神色坚定且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霸气,朗声道:“不必再劝,我意已决。出兵之事不容更改。周都督,整顿军队,准备进攻皖城。我倒要看看,这皖城到底有何阴谋,我孙策征战多年,岂会惧怕这些装神弄鬼的封建迷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