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两难抉择
在东吴众人争分夺秒地赶路时,飞鸿在周瑜的怀里悠悠转醒。她只觉脑袋昏沉,周身被剧痛包裹,意识仿佛在迷雾中沉浮。好一会儿,她才缓缓睁开双眼,眼神中满是痛苦与疲惫,努力聚焦视线,看到了满脸担忧、正心急如焚赶路的周瑜。
飞鸿的思绪有些混乱,刚醒来的她,有那么一瞬间竟不知自己身处何方。待稍稍清醒,她才想起战场上的厮杀,以及自己中箭的一幕。心中涌起一阵悲凉,过往的经历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飞鸿和爷爷百草仙人逃到江东后一直女扮男装,在爷爷为救自己于困境而盗图失败导致孙策震怒,最终自己被孙策处罚充军,而爷爷则不允许踏入东吴半步。
在军中,飞鸿更是时刻保持警惕,小心翼翼地隐藏着自己的真实身份,不得不时刻留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生怕暴露女儿身。
她深知,一旦女扮男装的秘密泄露,不仅自己将因欺君之罪遭受严惩,恐怕远在东吴之外的爷爷也可能难逃灾祸。她担心曹操等势力得知她的身份秘密后,会利用爷爷来要挟她或打击东吴,进而给爷爷招来杀身之祸;又或者东吴为了维护威严,暗中派人追杀爷爷。爷爷年事已高,如何能承受这般灾祸?那些与她并肩作战的兄弟们,若知晓她的真实身份,又会以怎样的眼光看待她?说不定会觉得她是军中的耻辱,更甚者,整个军队的纪律和威严都可能因她受到冲击。想到这些,恐惧如冰冷的潮水,一寸寸漫上她的心头,将她彻底淹没。而此刻,毒发带来的痛苦与对身份暴露的恐惧交织在一起,让她陷入了更深的绝望。
过了好一会儿,飞鸿才彻底清醒过来,意识到当下的绝境。她用尽全身仅存的力气,颤抖着伸出手,紧紧拉住周瑜的衣袖。声音微弱得如同风中残烛,带着无尽的绝望与哀求:“公……公瑾兄……你让我死吧,千万……千万不要拔这箭……”
周瑜听到飞鸿的话,心中猛地一震,低头看向怀中虚弱的她,满脸的不解。他下意识地放缓了骑行的速度,安抚道:“飞鸿,你刚醒,先别胡思乱想,咱们马上就到军营了,军医肯定有办法救你,你定会安然无恙。”然而,飞鸿只是虚弱地摇头,眼神中满是坚决。
周瑜看着飞鸿,眼中满是疼惜与焦急。他对飞鸿,早已不仅仅是战友之情,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一种别样的情愫已悄然萌芽。他怎能眼睁睁看着飞鸿放弃求生的希望?此刻,他的内心充满了挣扎,一方面是飞鸿生命垂危,不拔箭毒发只是时间问题;另一方面,飞鸿如此坚决的态度,让他意识到背后必定隐藏着重大秘密,而这个秘密或许关乎飞鸿的生死存亡以及诸多复杂的后果。他不禁开始思索,若强行拔箭,飞鸿的秘密一旦泄露,对飞鸿、对军队乃至对东吴的局势会产生怎样翻天覆地的影响。他想起之前军中曾有一名士兵隐瞒自己的犯罪前科参军,事情败露后,不仅那名士兵被严惩,整个军队的士气也受到了极大的打击,花了很长时间才恢复过来。如今飞鸿之事,若处理不当,恐怕后果更加严重。但无论如何,他都不想轻易放弃飞鸿的生命。
在赶路的同时,周瑜也在迅速思考着行军的安排。他深知此时情况危急,既要尽快赶回军营救治飞鸿,又要防备曹操的追兵。他转头对身边的亲卫说道:“去,让队伍加快行军速度,但注意保持阵型,不可慌乱。再派几个人到后方侦查,随时汇报追兵的动向。”亲卫领命而去。
飞鸿眼中瞬间涌出大颗的泪珠,顺着苍白的脸颊悄然滑落。她紧紧拽着周瑜的手,力气虽小却透着一股执拗。她先是强忍着情绪,声音颤抖地说道:“公瑾兄……这箭……真的不能拔,你……你就让我去吧……” 见周瑜满脸疑惑,仍试图劝说,飞鸿的情绪瞬间崩溃,悲恸欲绝地苦苦哀求着:“求……求你了……公瑾兄,不要拔剑……就让我死吧……” 那哭声中夹杂着深深的恐惧与无奈,仿佛隐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巨大秘密,而这个秘密一旦揭开,将带来比死亡更可怕的后果。她心中十分矛盾,一方面她信任周瑜,知道他是真心为自己好;可另一方面,她又极度害怕周瑜知晓自己的秘密后,一切都会改变,自己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同时,对爷爷的愧疚也如巨石般压在她心头,若不是为了救自己,爷爷也不会冒险盗图,自己又怎能再因身份暴露连累爷爷。
周瑜看着飞鸿如此绝望的模样,心仿佛被狠狠揪起,痛得无法呼吸。他实在不明白,为何飞鸿宁愿放弃求生的机会,也坚决不让拔剑。但此刻飞鸿虚弱的状态让他心疼不已,他放缓语气,轻声安慰道:“飞鸿,你先别激动,有什么事等你伤好了再说。可现在不拔箭,这毒会要了你的命啊!咱再想想办法,一定有两全之策的。” 然而,飞鸿只是拼命地摇头,泪水如决堤的洪水般流淌,那无助又绝望的眼神,让周瑜陷入了两难的困境。他心急如焚,却又不知所措,只能抱着飞鸿,继续朝着军营的方向疾驰。
天色愈发暗沉,阴沉沉的乌云仿佛随时都会压下来,正如周瑜此刻沉重的心情。队伍在昏暗的天色中快速行进,因光线不足,士兵们的脚步变得有些谨慎,行军速度也因此受到了些许影响。周瑜眉头紧皱,他深知时间紧迫,若不能尽快赶回军营,不仅飞鸿性命堪忧,一旦被曹操的追兵赶上,后果不堪设想。
就在这时,前方出现了一条狭窄的山谷。周瑜心中一动,他打量着周围的地形,思考着是否能利用此处地势稍作停留,整顿队伍,同时设下一些简单的陷阱,以阻挡追兵。但他又担心停留会耽误救治飞鸿的时间,内心陷入了两难的抉择。
而此时,曹操的追兵在后方紧追不舍。他们得到消息,知晓东吴军队带着受伤的飞鸿正在赶回军营的路上。曹军将领下令加快速度,企图在东吴军队回营之前截住他们。不过,曹军在追击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麻烦。他们发现前方的道路上出现了一些奇怪的标记,像是某种暗号,但又无法立刻破解其含义。这些标记让曹军将领心生疑虑,担心前方有埋伏,于是他不得不放慢了追击的速度,谨慎前行。而东吴军队这边,虽然一心赶路,但也隐隐感觉到了后方追兵带来的压力,众人的神色愈发紧张。
与此同时,周围一同赶路的将士们听到飞鸿这番奇怪的话语,反应各异。与飞鸿感情深厚的阿福,满脸担忧与困惑,忍不住小声说道:“陈兄弟这是咋了,为何不让拔箭?”而脾气暴躁的大牛则皱着眉头,嘟囔道:“这都啥时候了,还说胡话,不拔箭咋救人!”其他将士们也纷纷投来诧异与疑惑的目光,有的忍不住小声嘀咕,猜测着究竟发生了何事,但在这紧张的赶路氛围中,谁也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加快了脚步,眼神中满是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