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安陵城突围,风雨逃亡途
终于,他们成功穿出排水道。出口外,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地在狂风中瑟瑟发抖,野草疯长,足有半人多高,沙沙作响,仿佛在低声诉说着这片土地历经的沧桑与荒芜。远处连绵起伏的山脉,在阴霾如墨的天空下,冷峻而沉默,宛如远古沉睡的巨兽,俯瞰着世间的风云变幻。
飞鸿和爷爷警惕地观察着四周,确认暂无危险后,依照刘璟桓之前的指引,匆匆朝着不远处的隐秘山谷赶去。雨滴开始稀稀拉拉地落下,打在他们的身上。飞鸿一边留意着周围的动静,一边轻声对爷爷说道:“爷爷,此番能出城,多亏了刘公子。但曹操那贼势必不会轻易放过我们,接下来的路,怕是步步艰险,我们须得万分小心。”爷爷微微颔首,脸上的皱纹因凝重的神色显得愈发深刻,“嗯,飞鸿,这一路定是荆棘满途,不过只要咱爷孙俩齐心协力,定能化险为夷。”
抵达山谷,两匹马正安静地在山谷一角啃食着青草。见到主人前来,马儿轻轻嘶鸣,像是在诉说久别重逢的喜悦。飞鸿和爷爷赶忙上前,飞身上马,缰绳一扯,马儿便如离弦之箭般在风雨中飞奔而出。
飞鸿一边策马疾驰,一边在风雨的呼啸声中对爷爷喊道:“爷爷,出了山谷往东南方向走,那边山林茂密,便于藏身。可曹操老奸巨猾,或许能猜到我们的路线,切不可掉以轻心。”爷爷在风雨中大声回应:“好,一切听你的,飞鸿。咱爷孙俩遇事莫慌,定能摆脱困境。”
然而,这份紧张的安稳并未持续太久。不多时,身后突然传来一阵嘈杂的喊杀声,盖过了风雨的喧嚣。飞鸿心中一凛,回头望去,只见夏侯渊双眼通红,恰似一头被激怒的猛兽,正气势汹汹地率领着追兵狂奔而来。夏侯渊对之前被飞鸿射中手臂之事耿耿于怀,心中那股恶气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焰,再加上在曹操面前立下的军令状,让他追击的决心坚如磐石。他挥舞着手中的长刀,声嘶力竭地怒吼着:“给我追!追上者重重有赏,若是让他们跑了,提头来见!”
飞鸿秀眉紧蹙,深知此时容不得丝毫慌乱。她轻夹马腹,眼神示意爷爷跟上,旋即策马朝着不远处那片茂密的树林飞驰而去。夏侯渊等人在后面紧追不舍,一边追一边疯狂叫嚣:“别让他们跑了!”那喊声在风雨交加的荒野上回荡,令人胆寒。
进入树林后,树木遮天蔽日,愈发昏暗。飞鸿借着树木的掩护,灵活地穿梭其间,同时找准时机,迅速回头俯身,利箭般的目光锁定追兵,搭弓射箭。动作一气呵成,数支羽箭如流星赶月般飞射而出,在风雨中划出一道道凌厉的弧线,精准地射中了几个追兵的腿部。中箭的士兵们惨叫连连,纷纷落马,一时间,追兵队伍陷入了短暂的混乱。
就在此时,一座摇摇欲坠的吊桥出现在眼前,横跨在一条湍急的河流之上。狂风呼啸,吹得吊桥剧烈摇晃,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仿佛随时都会断裂。飞鸿与爷爷心领神会,毫不犹豫地朝着吊桥冲去。
飞鸿爷爷一马当先,率先跑到吊桥边。他迅速抽出腰间利刃,用尽全身力气朝着吊桥的绳索砍去。绳索在利刃的猛击下,发出痛苦的“嘎吱”声。终于,不堪重负的绳索断裂开来,吊桥轰然坠入河中,湍急的水流瞬间将其吞没,溅起数丈高的水花。追兵们被迫停在对岸,望着飞鸿和爷爷远去的方向,气得咬牙切齿,却又无可奈何。
夏侯渊看着被截断的吊桥,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他迅速环顾四周,发现上游不远处有一处浅滩,虽然水流湍急,但马匹或许能够勉强通过。他当机立断,大声下令:“走,从上游浅滩绕过去,加快速度,绝不能让他们跑了!”说罢,他一马当先,率领士兵朝着上游奔去。
摆脱吊桥阻拦后,雨愈发猛烈,如倾盆一般。道路早已变得泥泞不堪,马蹄深陷其中,每迈出一步都异常艰难。突然,飞鸿的马因泥泞湿滑,前蹄一滑,重重地摔倒在地。飞鸿反应迅速,在马摔倒的瞬间,轻盈一跃,稳稳地落在一旁。所幸人并无大碍,但马腿却扭伤了,只能一瘸一拐地勉强行走。飞鸿与爷爷心急如焚,可在这前有险阻、后有追兵的绝境下,他们别无他法,只能牵着受伤的马,在风雨中艰难前行。
行至一处树林岔道,四周雾气弥漫,两条道路隐没在雨幕与雾气之中,显得格外幽深莫测。雨水如注,模糊了视线,让辨别方向变得极为困难。飞鸿勒住缰绳,仔细观察着四周。地面上,泥泞的道路被雨水冲刷得面目全非,但她还是发现了一些细微的线索——一侧的树枝上有新近折断的痕迹,且地上的泥泞中似乎有较为新鲜的马蹄印,朝着其中一条道路延伸而去。飞鸿思索片刻后,果断说道:“爷爷,走这边。这些痕迹应是行人匆忙经过留下的,顺着走或许能找到出路。”爷爷对飞鸿的判断深信不疑,二人便顺着飞鸿所指方向,在风雨中艰难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