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小白也。”
晏如开了一坛杏花酿,为二人满上,笑着同白满川碰了一杯。
白满川将杯中酒饮尽,盯着晏如的面容看了半天,忽而微笑起来。
“怎么了?”晏如摸了一把自己的脸,“有脏东西?”
“没有,”白满川摇摇头,“只是觉得你似乎不太不一样了。”
晏如阴恻恻地看着他:“你可别说我是变老了啊。”
“怎么会,”白满川失笑,旋即又给自己斟了一杯酒,烛火在酒杯波澜间摇曳,他盯着那温暖的光彩,悠悠道,“我记得,初次相遇时,华筵正盛,你却不施粉黛地休憩于寂静草木之间,恍若误入俗世的神明。”
晏如含着一口酒差点没喷出去,呛了半天,才红着眼睛道:“那我现下高低得跌落神坛了吧。”
白满川沉思片刻,道:“你现下像是要融入世间了。”
晏如本想再调侃几句,然而神色动了几番,还是难得地走了个心,举杯道:“好,就为我来到这世间干一杯。”
两只酒杯对碰,些微酒水洒出,漾起一室杏花温香。
“今岁上元,我曾偶遇夏晚与孟冬,听他们说你总把夏晚骂个狗血淋头,这却是为何?”
晏如觑着白满川的神色,忽而想起一事,如是问道。
白满川摇摇头:“自然是他找骂。”
晏如:“怎么说?”
在她看来,夏晚除了有些二,似乎也没啥问题。
白满川:“此人出身世家,偏是个重情重义的痴儿,总是抱着两全其美的幻想,当断不断,日后必要为此吃大苦头。”
“哦…”晏如不明所以地点点头,“重情重义也要被骂?”
“情义没有错,错只错在他易被情义束缚,若不能真正放下世间一切名、利、情,迟早亦会为其所累,”白满川说着,目光落在晏如身上,复又收回,垂眸一哂,“像他那样的还值得我骂一骂,其余麻木不仁之辈,我骂也懒得骂。”
晏如尴尬一笑:“实不相瞒,我一直觉得我挺麻木不仁的。”
“不,你不是,”白满川温声道,“知其惑者,非大惑也,你若当真麻木,便不会觉己身不仁。”
晏如不知不觉也正色起来:“那如我这般,什么也不愿想,不愿做,不愿说,算什么?”
白满川:“此谓拿不起。”
晏如微微一笑,故意问道:“就不能是我放得下?”
“放下之前,必得拿起,不然也无放下之说,”白满川摇了摇手中的酒杯,又接着道,“不过还有一种人,与天地合一,与万物无别,此人心中无我,更无酒杯,自然也无所谓拿起放下。”
晏如将他这番话好生琢磨了一遍,喃喃道:“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妙极,妙极,”片刻后,晏如高高举杯,笑道,“过往我自困囹圄,却不知如何脱身,今日听君一席话,才知本无我,也本无囹圄,不过是我画地为牢、自作自受罢了。”
二人又碰一杯。
晏如感慨地看着白满川:“小白能说出如此妙理,莫不是已然得道?”
在晏如心目中,真正的得道高人,大概就是如白满川方才所说的,与天地合一,与万物无别,身虽处世俗之间,心却处红尘之外,如此方能宠辱皆忘,不喜不悲。
“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白满川摇摇头,自嘲一笑,“这些话我都是从一个穷酸书生那听来的,我自身境界与之相比,还差得远呢。”
“穷酸书生…”
晏如喃喃,忽而想起了当初硬塞给她剑谱的那个书生。
白满川继续不留情面地剖析自己:“我虽已知许多道理,然习性疏懒,并不肯将己身置于是非之间,多加打磨,值此修真界多事之秋,若有人能扬清扫浊,正本清源,此人必不是我。”
“那会是谁?”晏如下意识问。
白满川沉默不语,连饮三杯才缓缓开口道:“或许根本不会有那样一个人。”
他接着道:“魔修几近覆灭,仙修却因失了掣肘,不断扩张,乃至于奢靡成性,攀比成风,进而生出许多门派内斗,鱼肉凡人的丑闻来,我冷眼旁观这么些年,有时候竟恍惚觉得,如今的仙修们,不过是披着仙修皮囊的魔修——”
“当年的仙魔之争,终究是魔修赢了,赢在了仙修胜利多年后的今日。”
白满川语气平淡,却好似窗外的秋风,未见得多么呼啸刮骨,却能令所到之处草木凋零,凝露为霜。
有道是,物无美恶,过则为灾。
仙修与魔修能流传千古,自然都有其内在的道理,只是以常理而言,“仁义道德”的旗号自然比“作奸犯科”的旗号好听。
但晴日之下,必见阴影;黑夜之中,亦有月光,自然界以日月轮转成就万物生生不息之道,靠得便是两不相帮,阴阳平衡。
然而而今魔修退隐,仙修泛滥,就好似一年到头只见白日,不见黑夜,长此以往,人们又将如何安歇?
月满则亏,物极必反,仙修界而今种种乱象,本就是无可奈何。
纵然已决心要置身事外,晏如心头还是莫名沉重起来,好半晌才道:“风吹云动天不动,水推船移岸不移…无论仙魔如何消长变化,这片天地还是这片天地,古往今来也永不会止息。”
“此言甚是有理,”白满川大笑一声,眉宇间郁郁之色一扫而空,又将酒满上,“来,我们再喝一杯。”
晏如举杯:“喝。”
二人且饮且谈,室内烛火温温,语声不歇,室外月光泠泠,寒鸟将栖。
“你我相识虽时日尚短,我却常有相见恨晚之感,想来你亦与我相类,是个不愿掺和是非的性子,”白满川醉意上涌,看着晏如,忽而又叹息起来,“真不知你嫁与段濯,来日是福是祸。”
“段濯…”
晏如说了两个字,又顿住,拖着沉醉的身体,起身支起窗户,透过山窗见风凋黄竹,月明天涯,一时竟痴痴然,不复言语。
“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白满川一只手支起脑袋,也侧目望向窗外,絮絮道,“段濯的资质千古难得,或许闲帝之后最有可能飞升的便是他了,只可惜他生于此世,又过早为庶务所累,只怕难得大自在。”
“反正那么多人都不能飞升,也不差他一个,”晏如呆愣了良久,复又坐了回去,斟满一杯酒,缓缓道,“如何是飞升的大自在我不知道,但要是时时不知足,必然是不自在的。”
“说的也是。”白满川醺然一笑。
晏如拿出竹笛,伴着窗外秋月,吹响一曲忘了在哪听来的无名小调,被秋风一吹,幽咽余音便散落在了深山不知处。
隐约间,晏如似乎听到白满川问她日后有何打算,至于自己是如何回答的,她是一点也想不起来了。
这一夜喝到多晚,白满川又是什么时候离开的,晏如通通都不记得了,第二日睁眼之时,她只觉头痛欲裂,恨不得把自己敲晕再睡一觉。
她缓了好一会,才慢慢坐起,屋门吱呀一声响,是南叶走了进来。
“诶呀,你醒了,正好,快把这个喝了,”南叶拿着熬好的汤药走进来,坐在晏如床头,“昨日你吐得厉害,想给你灌醒酒汤都灌不进去呢。”
晏如尤自头晕地接过那碗纳姜族特制醒酒汤,缓缓道:“辛苦叶姐姐了。”
晏如不设防地喝了一口,然后差点被那五味杂陈的醒酒汤整吐了。
她幽幽地看了南叶一眼,心想,难怪昨晚吐得厉害,这不得越喝越吐。
然而南叶作为一个遍尝百草的巫女,自然是不大能理解晏如的眼神的,当下只是殷切道:“快喝啊,不够还有。”
晏如:“…”
为了不辜负南叶一番好意,晏如只好视死如归地将那醒酒汤一口闷了。
她抿紧双唇,感觉胃里翻涌了一阵,可渐渐地,那股恶心的感觉退了下去,甚至连头脑也清明了几分。
别说,这醒酒汤虽然味道有点吓人,但效果还挺好。
晏如舒了口气,靠在南叶肩上,真诚道:“我感觉我好多了,谢谢叶姐姐。”
“对了,”晏如看了看四周又道,“小白呢?”
南叶:“他昨夜把我找来就走了,怎么留也留不住。”
“这么急。”
晏如有些惊讶,似乎她和白满川每次见面都没有好好道别过。
南叶理了理晏如鬓边的发丝,低头揶揄道:“你昨夜一直在喊别人的名字,他一定是吃醋了才走掉的。”
晏如:“…”
她觉得南叶似乎误会了什么。
晏如直起身子,看着南叶解释道:“不是,他不是我的阿驰。”
“阿驰”是纳姜人对情郎的叫法,此地与外界不同,男女只要有意,便可结为伴侣,若是无意了,便又分开,不会扭扭捏捏,也不会多做痴缠。
“哦,那你的阿驰是那个叫段濯的?”
南叶继续语不惊人死不休。
晏如听到南叶口中说出“段濯”两字时,心头猛地一跳,近乎有种做贼被抓了个现成的紧张刺激。
旋即,她又暗暗唾弃了自己一番,没事瞎紧张什么,搞得跟她和段濯之间真有什么似的。
不就是牵过手,亲过嘴,还那什么过嘛。
跟人家段濯日日相对的时候也没见她付出几分真心,怎么分开了以后,还莫名玩起了“悼念亡妻”的戏码,真是矫情。
顶着南叶灼灼的目光,晏如有气无力地辩解道:“不,他也不是。”
南叶明显不信:“那你怎么一直叫他的名字?”
“因为…”晏如觉得自己不编个像样点的故事是混不过去了,于是陡然摆出一副沉痛的目光,叹息道,“我跟他之间有夺妻之恨。”
南叶一愣,这种事显然不在纳姜族的理解范畴,她不解道:“什么是夺妻之恨?而且这跟你叫他的名字有什么关系?”
“是啊,有什么关系呢,”晏如又扯了两句废话,浑浑噩噩的大脑终于高速运转起来,她接着又挤出两句废话道,“其实你也知道,我之前是个大夫。”
南叶点点头。
“然后,有一日,段濯中了毒,请我去他府上解毒,”晏如一边说着,一边编着,“然后他的夫人,对我一见钟情了。”
南叶“啊”了一声,问:“女子也能喜欢女子吗?”
显然她已经被转移了注意力,不再关注段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