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王树敌太多,许多人都想让他死。
在不见天日的牢狱里自然不会好过。
甚至有人收买狱卒故意折磨白杰。
偷偷在关押白杰的牢狱里放了毒老鼠,毒蛇。
审理了整整七日,白杰咬死不认罪,不画押。
时间拖得越久,有人就越按耐不住,想要白杰死。
刑部主事——张启。
偷偷受太后之命,今日无论如何都要给白杰定罪。
这样才可以顺理成章以合理的律法除掉摄政王。
铲除摄政王这颗眼中钉肉中刺。
白杰体内蛊虫清除的那一刻,太后便知晓了。
虽很惊讶白杰怎么做到的。
但有一点太后很清楚,白杰彻底逃脱了他们的控制,他必死无疑。
牢狱中,白杰伤痕累累的被锁在刑板上。
为了更好的“伺候”白杰,关押白杰的牢房是一个封闭式独间。
用刑的地方密不透风,隔音效果极棒,不管什么声音都不可能传出去。
刑具一排排摆着,火炭烧得正旺,烤着白杰额头冒着大颗大颗汗珠。
他面黄唇白,嘴皮干燥到爆皮,唇纹到处都是猩红的血痕,看得出来是许久未喝水的缘故。
身穿的白色囚服,残破不堪,一道道醒目的鞭痕把白色囚服渲染成血红色。
全身上下无一块好皮好肉,触目惊心的血红伤口让人不寒而栗。
十指指骨上还挂着夹指板,鲜血淋漓顺着夹指板,有规律的滴血在地。
潮湿灰暗的地面上集聚起一滩新鲜的血液。白杰身子不停的颤抖,紧闭的双眼缓缓睁开,不甘的睨了一眼身前的张启,发白的嘴唇动了动,吃力的吐出几个字。
“我……我没……没罪……。”
张启手握鞭子,一瘸一拐向气息奄奄的白杰走近,他脸上的阴险毒辣让人作呕。
张启边走边用手把玩着手里沾满血液的鞭绳,斜着眼戏谑般审查如丧家之犬的摄政王。
“摄政王,没想到高高在上的你还有这一天,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大快人心。”
牢狱光线昏暗,只有一盏油灯在角落里摇曳,发出微弱的光芒。
白杰吃力的抬起昏沉的眼皮,只看了一眼,他瞳孔骤然一缩,眉宇间满是不可置信。
“是你……。”
张启傲慢之色跃于脸上,嘲讽的眼底染上似笑非笑的味道。
“没想到不可一世不把人放在眼里的摄政王,竟然还记得我!”
语气中带着莫名其妙的兴奋与期待。张启,曾经是摄政王最忠实的爱慕者与拥护者。
五年前,摄政王未合理挽救暴民与流民,村庄沦陷,强盗土匪肆无忌惮流窜,导致张启一家老小被洗劫一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他怪摄政王没有派兵马保护边界村镇,舍小保大的做法让张启心生怨恨。
事后,摄政王只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没有对这些可怜牺牲的平民百姓有丝毫补偿与愧疚。
反而大肆铺张浪费,自己过得很是滋润舒服。
当时张启还是一个小官,他击鼓鸣冤,愤愤不平,状告摄政王的暴政与无能。
最终他的断头上告被淹没下去,甚至还被摄政王派的人,打断腿丢弃在乱葬岗。
张启,曾经也是一腔热血,少年有为,和家人们一起坚守在边界村庄,做最小的官,拿最少的俸禄,只为了国家做贡献。
他所在的村镇虽小而破,却是极其重要的地理位置。
村庄西南方紧挨着的河流是一条重要的水运通道。
张启受命在此当官守护,一直尽心尽力,唯摄政王马首是瞻。
其实像他这种岗位的官职,有八九个地方都有,他们都临危受命,在当地扎根守护。他们没有高官职,高俸禄,高回报,但依旧守在偏远地区,默默奉献。
这一守多半就是一辈子,因此大多数人会带领家人一起定居在那处。
张启就是其中一位热血分子,并且一直把摄政王当做自己的偶像,在偏远地区无私奉献自己的时间。
好景不长,在张启守护边界村庄的第三年便发生了意外。
八,九处村镇遽然有了流民与暴民从四面八方涌进,烧杀抢掠,无所顾忌。
由于失守,山里的土匪也趁乱抢劫夺舍。
镇守村镇的官兵根本不够,在几日的拼命中,全部丧命。
张启则早早报信给了朝廷,希望摄政王派兵马镇压暴民,抓捕土匪,保护自己的家人。
可等了一天两天三天,等来的只有高处的寒风,他炙热的心也逐渐发冷。
摄政王放弃了张启这处村镇,整个张家府邸都沦陷,家人在暴乱中死去。
只留下他一人孤独的活着。
在他万念俱灰之际,是太后派人救了他一命。
在养病期间,张启得知,其他几处地方摄政王竟然派了兵马去镇压,甚至还给当地各种补贴与赈灾。
只有他一个人被放弃了,甚至亲人也与他阴阳两隔,而摄政王没有丝毫补救与提及。
仿若他就不存在一般,他的牺牲与奉献都是一场笑话。
从那一刻,张启与摄政王就势不两立,他对摄政王的怨恨随着时间越来越深。
今日,张启终于能亲自为家人报仇,真是上天垂怜。
白杰在系统中疯狂寻找此人的记忆。
两人所知真相却截然相反。
在摄政王的记忆中,白杰只看见了,两个可怜之人被利用。
而作为上帝视角的他,只觉得他们是这场夺权游戏的无辜牺牲者。
几年前,摄政王在筛选镇守村庄边界重要官职时。
张启当时还是一个小小的官职,他主动请命,愿带着一家五口去边界村庄,当一个默默无闻的村官。
张启怀揣着一身热血和对摄政王的滤镜,发誓要为国家无私无畏的尽忠尽心。
摄政王曾经用性命拼死护住皇帝的行为,让天下人为之动容与赞叹。身处高位,却依旧保持初心,置生死而不畏,舍生取义,忠心赤胆,张启认为他是一个有情有义,绝好的领导。
他也默默追随着高处的摄政王。
摄政王深知这一份差事重大而不易,经过精心挑选,张启与其他八九个人一起被选中。
分别安置在边界村庄处当官,管理各处。
摄政王给了他们一大笔安家费与赏赐。
以表示对他们无私奉献的赞赏。
好景不长,往后的日子,摄政王多次被太后威胁迫害,不仅下蛊控制他,还用巫术控制他的心性。
在被太后设计陷害与控制的时间里,摄政王无意识做了很多失去民心与公信力的事情。
但摄政王总是会突破控制,时而清醒,时而失控。
太后见摄政王不可控,便用皇帝的性命要挟他,让摄政王的精神力降低。
这样太后便可完全控制住摄政王。
为了动荡朝堂,离间人心,太后利用摄政王之手勾结蛮夷之地,引入暴民与流民。
让国家重要的边界村庄,成为众矢之的,一时间那□□处村庄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这几处隐蔽且至关重要的村庄边界,按道理来说是保密位置,除了几个高层和驻守村庄的人是没有人知晓通道的。
很明显,这些位置被人故意暴露,甚至暴乱也是刻意为之。
而一切的一切都是太后利用摄政王的名义去做的。
摄政王慢慢也失去了民心所向,失去了许多支持者,朝堂也开始变了风向,众人在暗地里倒戈相向。
从那时起,朝堂就已经变得不再干净明亮,许许多多的太后党在背后藏匿。
张启,在朝堂风向大多数如尖刀刺向摄政王时,依旧立场坚定的支持摄政王。
当年,暴民,流民与强盗土匪猝然闪现而进这秘密的村庄,对这八九个重要边界地方烧杀抢掠。
给朝堂孤立无援的摄政王无异于重大打击,这些地方都是摄政王亲力亲为挑选的官员。
甚至防守部署也是摄政王一手操办。
边界隐秘却遭此横祸,明眼人心知肚明。
而天下人与许多不明事理的官员,只觉得摄政王能力不足,难当大任。
张启早已怀疑,便联合家人合力抵抗敌对势力,他写了一封密信,吩咐人快马加鞭护送给摄政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