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宝玉收礼
下午,宝玉放学回家回到住所,看见丫鬟们都在把玩黛玉送的小玩意,衣服都来不及换,匆匆赶到黛玉屋里。“妹妹,姐妹们都在把玩妹妹给的礼物,我的呢?”
黛玉虽然对宝玉没什么好印象,但知他本质不坏,而且对她有浇灌之恩,她知道这个恩情是要报还的,当然不能少了给他那份礼。
黛玉把两个锦盒给了宝玉,宝玉迫不及待打开来看:一个锦盒中是一套文房四宝,宝玉虽然不喜读书,但看到这套雕刻精致的文房四宝也是爱不释手。
砚台以青石为材,表面浮雕云龙纹,龙鳞细腻,栩栩如生;笔杆选用紫檀木,雕有梅兰竹菊四君子,线条流畅,意境清雅;墨锭漆黑如夜,边缘饰以回纹,正中嵌金丝,熠熠生辉;宣纸洁白如雪,边缘暗印山水纹,触感柔滑。整套器物古朴典雅,尽显文人雅士之风骨。
打开另一个锦盒,里面是一把薄纱扇子:绢面轻展,一丛绿竹斜逸而出。竹叶婆娑,似有清风穿林而过,在真丝上漾起层层涟漪。扇骨以湘妃竹制成,斑驳泪痕与扇面绿竹相映成趣。执扇轻摇,竹影摇曳生姿,仿佛能听见竹叶沙沙作响,带来一缕山野清气。
宝玉见了直夸:“妹妹送我的礼送到我的心坎里去了。妹妹真乃我的知音也!”
黛玉知道宝玉不喜读书,厌恶假斯文,故意送些宝玉不喜欢的东西,谁知弄巧成拙,宝玉居然喜欢的什么似的。
这宝玉,成天混迹于脂粉堆中,对姐姐妹妹是极好的。现在见了黛玉的天姿国色又冰雪聪明,喜欢得不知怎么处,早上去读书,半点没读进去,一直在想着再见林妹妹,和她一起玩耍,聊天有多么开心,一颗心早飞回来了。好不容易盼到放学,见到林妹妹的笑颜,他已是合不拢嘴,又见到如此精致的礼物,开心得都要忘乎所以了。
宝玉在黛玉房里东瞅瞅,西望望,只觉得样样东西都好。倒像是进了哪位仙子的洞府。他抬眼望去,先是被那满墙的书册震住了——紫檀书架直顶到房梁,密密排着的书脊在晨光里泛着深浅不一的颜色,有靛蓝布面的《文选》,黄绢包裹的《杜工部集》,还有几册手抄本露出娟秀的字迹,想是姑妈或黛玉的手笔;《楚辞》与《玉台新咏》并列,《山海经》旁挨着李义山诗集,最上层还搁着几卷手抄医书,书页间竟夹着片干枯的兰花瓣,想来是黛玉经常翻阅的。
"好个书海!"他忍不住轻叹,目光却被西窗下的古琴引去。那琴通体乌亮,尾端一道焦痕如新月,琴案上摊着本《幽兰》谱,边上砚台里的墨汁还未干透。宝玉忽想起昨夜隐约听见的琴声,原是林妹妹在抚琴。
转过屏风,他猛地瞧见墙上悬着的短剑,剑穗上青玉坠子正滴溜溜转着。这物件搁在闺房里着实稀奇,他疑惑道:“妹妹房间里怎么还有剑?莫非妹妹会练剑不成?”黛玉忙道:“挂着玩玩的。”
宝玉也就不在意了,他走近临窗那张书案,案头白瓷瓶里斜插着几枝半开的梨花,花瓣落在摊开的《楚辞》上,正停在"目眇眇兮愁予"那句。案角鎏金香炉吐着轻烟,将满室书卷气都染得温柔起来。
"宝二爷看够了没有?"紫鹃端着茶盘进来,见他呆立在那儿,抿嘴笑道:"我们姑娘说了,这屋子原是大小姐住过的,她只添了几本书、几盆花罢了。"
宝玉却摇头:"分明是姑妈留了仙气在这儿,林妹妹又添了灵气。"说着指了指书架上那盆垂丝海棠——青瓷盆里探出的花枝,恰巧为《牡丹亭》遮去半边书名。
宝玉又瞥见多宝格上摆着的一排精巧玩意儿,顿时眼前一亮。他三步并作两步凑上前去,手指轻轻抚过那些从扬州带来的小物件,嘴里不住地赞叹:"好精致的玩意儿!"
最显眼处摆着几个白底青花的磁娃娃,不过拇指大小,却眉眼生动。一个娃娃撑着油纸伞,伞面上绘着瘦西湖景致;另一个抱着琵琶,衣袂飘飘似在起舞。宝玉小心翼翼地捧起一个书生打扮的娃娃,对着光细看:“这釉色润得像玉,连衣褶都这般精细!”
旁边几个惠山泥人更是惹人喜爱。大阿福笑得憨态可掬,腮帮子鼓得圆圆的;还有一组"扬州八怪"的小像,郑板桥的竹子、金农的梅花,个个惟妙惟肖。宝玉爱不释手地摆弄着,忽然发现一个会动的机关泥人——轻轻一碰,那泥塑的船娘就摇起橹来,引得他拍手叫绝。
"这花伞才叫绝呢!"他又指向墙角撑开的一把油纸伞,伞面上工笔绘着二十四桥明月夜的景致,骨架用的是湘妃竹,轻轻一转,那桥影月色便流转起来,恍如真的见到了扬州胜景。
宝玉一个劲地夸个不停:“妹妹你这些摆件也太精致特别了,好看好看!”
“这幅画惟妙惟肖。这女子、这小猫、这蝴蝶太像真的了!”
“林妹妹,这些宝贝比老爷书房里的古董还有趣!”宝玉回头笑道,却见黛玉正倚在门边,嘴角噙着淡淡的笑。她手里还捧着个未拆开的锦盒,想必又是什么扬州带来的稀罕物什。
宝玉见了,忙过去要拆开来看,黛玉道:“这是给湘云妹妹的,我可不能给你看。”宝玉再三央求,围着黛玉要抢手里的东西,但不知怎么的,黛玉只轻轻转身,宝玉转了几圈也抢不到,只得作罢。
轻红、紫娟见了,都笑成一团。紫娟道:“宝玉,你不要像个陀螺似的转了,转得我们都晕了,平日也没少见姐姐妹妹送你东西,也没见你这么高兴啊,难不成我们姑娘的东西真的是世上最好的?”
“这个你们就不懂了,东西不管好坏,最难得是送得合不合心意,不合心意的,再贵重我也不觉得有多好,合心意的,即使不贵重我也觉得是最好的。”宝玉正色道。
这句话倒是有些道理,黛玉不由点头。毕竟还都是孩子,听到夸赞自是高兴。
宝玉正把玩着一个会点头的泥塑书生,忽然瞥见窗下摆着两个精巧的藤编小窝,一个铺着靛蓝锦垫,一个垫着杏黄软绸,边上还放着几个绒线团子。他好奇道:"林妹妹,这莫不是..."
话音未落,忽听门外传来窸窣声响。只见一只银灰团子率先探进头来,正是皮皮。它竖着尾巴尖儿,碧绿色的眼睛警惕地盯着宝玉,小鼻子一抽一抽地嗅着空气。宝玉蹲下身,慢慢伸出手背:"好皮皮,你也来鉴赏鉴赏扬州玩意儿?"
皮皮谨慎地凑近,胡须轻颤着扫过宝玉的指尖。突然它耳朵一抖,像是确认了什么,整个身子蹭地窜进宝玉怀里,毛脑袋直往他袖口里钻——原来嗅到了早上吃剩的松子糖香。
这时淘淘也扭着圆滚滚的身子进来了,见皮皮已在生人怀里打滚,立刻不甘示弱地"喵"了一声。宝玉忙用空着的手去挠它下巴,淘淘顿时眯起眼睛,呼噜声大得连窗边的书页都微微颤动。
"好没出息的小东西。"黛玉倚着书架轻笑,"见了松子糖就不要主子了。"她话音未落,皮皮突然从宝玉袖中叼出半块糖,跳上书案献宝似的放在她手边,尾巴翘得老高。宝玉拍膝大笑:"原来是个会巴结的小奸臣!"
阳光透过纱窗,将一人二猫嬉闹的影子投在满墙书册上。那些《四书》《五经》的严肃封皮,此刻也仿佛被猫爪印和笑声染上了活气。
宝玉也是赖着不走了,和黛玉一起到园子里逗皮皮淘淘玩。
暮春的园子里落英缤纷,黛玉执着一支细竹,系了条茜色丝带,在青石小径上轻轻摇曳。皮皮立刻从芍药丛中窜出,银灰色的身影如一道流光,追逐着那抹飘忽的红。
"淘淘,这边!"宝玉蹲在石凳旁,指尖转着个缀铃铛的绒球。淘淘原本在舔爪子,闻声耳朵一抖,却故意别过头去。直到铃铛声越来越急,他才突然发力扑来,肉垫拍在宝玉手背上,软乎乎的竟没伸爪子。
黛玉见状抿唇一笑,竹枝转向引着皮皮穿过垂花门。那猫儿追得兴起,后腿一蹬竟跃上了太湖石,谁知石上青苔湿滑,它一个趔趄栽进了旁边的锦鲤池。水花四溅间,皮皮慌慌张张扒住池边莲叶,浑身湿透的毛贴在身上,活像个狼狈的小水鬼。
"快捞它上来!"黛玉急得丢了竹枝。宝玉早已挽起袖子,一把将落汤猫捞起。谁知皮皮刚脱险就抖毛,甩了二人满身水珠。淘淘在一旁看得真切,竟学着样子也开始甩头,明明身上干爽得很。
黛玉掏出绢子要给皮皮擦拭,那猫儿却一扭身窜上梨树,在花枝间得意地舔起爪子。春风拂过,雪白的花瓣纷纷扬扬落下,盖住了树下笑作一团的少年,也盖住了两只猫儿狡黠的眼睛。
宝黛二人说说笑笑已到晚膳时间,两人一同到贾母处用膳。
饭必,宝玉献宝似的忙把黛玉送的礼物给贾母看,贾母看了自是欢喜,嘱咐一句:“看着你林妹妹送的这么漂亮的笔墨,宝玉你可要好好读书了!”
“哎!”宝玉破天荒地应了一声,众人不觉惊诧。大家都知道宝玉最不喜读书,平时就算贾母关照,他也是应付一声,没想到今天答应得这么干脆,不免觉得奇怪。
其实宝玉今天到黛玉房中看到书架上琳琅满目的书籍,心中大有触动。心想:林妹妹小小年纪却已是出口成章,自己比妹妹大些,却没好好读几本书,以后和妹妹讲话什么的指不定要被妹妹嫌弃,看来今后也要好好用功才是。
黛玉则在心里叹气:本想惹宝玉不高兴的,日后好少与她亲近,没想到反而让他来了劲。也好,如真能改了他的性情,也不失为一件好事。毕竟还是孩子,可塑性还是很强的。
贾母更是高兴得老脸笑成了一朵花:“好好好!你俩这么合心意,以后一起读书玩耍更和睦了!”
凤姐也忙道:“看看这一对小人儿,这容貌气度哪里还能找得到,自林妹妹来了,你看把老祖宗开心得,妹妹你可要在这个家长待下去啊,好让老祖宗一直这么开心。”
一旁的鸳鸯也笑道:“是啊,是啊,自林姑娘来了,老太太成天乐得合不拢嘴,连三餐都比往常多用了好些,笑一笑,十年少,照这样乐呵下去,老太太定能活成老寿星了。”说得众人又一起笑起来,只有黛玉看到了王夫人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