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县城,徐三郎和九娘先去了布店,买了布匹,九娘买了一些针线,然后去了点心铺买了需要的糖,徐三郎又顺便买了些糕点,路上他和九娘吃。然后又去菜市场添置了需要的东西,就在集市逛了起来。时间过得飞快,马上就要中午了。
“九娘,我饿了,我们去吃点儿东西吧。你想吃点儿什么?”
“嗯,我现在什么都能吃得下去。”九娘捂着肚子说道,正好肚子咕咕叫了起来,九娘不好意思的吐吐舌头。
“那我们去吃面好不好,我知道有家春记,味道不错价格实惠,而且离这里不远。”徐三郎建议道。
“好啊好啊,快走吧!”
说完,两个人就朝春记面馆走去,正值正午,面馆里人挺多,不过面馆挺大并没有坐满。老板娘春大婶看到有客人,连忙招呼。
“哎呦,是三郎啊,快里面坐。这位姑娘倒是面生,待会儿可得好好尝尝我们的面,保管吃过一次还想再来。”说着,又连忙擦桌子摆椅子,让他们二人坐下。道:“来来先坐,我去拿点儿水。”说完又忙着去拿水。
三郎与九娘忙向春婶儿道谢,然后开始讨论吃什么。
“九娘想吃什么?”徐三郎问道,又道:“面可以选粗细,还有不同的浇头,还有小菜。”
“看来你真是经常来,老板娘都记住你了。那你帮我选吧,我们口味差不多,你吃过,想来你选的应该不错。”
“我帮过老板娘一个小忙,不过她们家面确实不错。你不选,那我选了。”
“嗯。”
此时春大婶满面春风地拿水走了过来,把水给他们二人倒上道:“要点儿什么?”
“选好了,阳春面两碗,都要最细的,浇头就要酱肉的,再来一盘卤猪头肉,一盘拌蕨菜。”
“好嘞,客观稍等片刻。”说着朝店里走去。
虽然店里人不少,上菜倒是挺快,不一会儿就上齐了,还多送了两个卤鸡蛋,两人也没有客气。
雪白的面条,配上暗红的浇头,又点缀了几根青菜看起来就让人胃口大开,猪头肉咸香入味,蕨菜味鲜爽脆,两人吃的十分满足。
徐三郎很快吃完了,对九娘道:“九娘,你慢慢吃,我想去王员外家看看,问问过一阵需不需要收点儿山货,刚好农闲了,可以打点儿。你吃完可以在这儿坐会儿等我,一个时辰内准回来。”
“好,你去吧。”
“春婶儿,我去王员外家,九娘先在这儿坐这等我,我的东西也先放在您这儿,等我回来了拿,帮我看顾着点儿啊。”
“哎,没问题。”春婶儿喊道,又道:“九娘啊,有问题就喊我啊,今天不是什么大节的,也就现在人多点儿,一会儿就没什么人了,你就放心坐着,你渴了就倒水喝,别不好意思。”
“好”九娘道。
“九娘,我去了。”徐三郎道。
“快去吧,路上小心点儿,别着急。”九娘道。
徐三郎走后,九娘慢慢吃完了剩下的饭食,一个人边喝水边等徐三郎。店里的人陆陆续续离开,过了一会儿居然陆陆续续又来了一些人。有些桌子还没收拾,所以一些人站着等老板娘收拾,不时有人放肆的把目光落在坐着的九娘身上,九娘不太舒服瞪了回去。不一会儿桌子收拾完了位置居然还不够,老板娘说着让他们稍等片刻,她去搬桌子。九娘听到老板娘的话,站起来道:“春婶儿,出门向东不远是不是有个书店?”
“哎,对。”
“那就好,我刚想到要买点儿东西,就去书店看看,东西先放你您这儿,我一会儿就回来,三郎要是回来了,您跟他说让他去书店找我。”
“怎么要现在去,要不等三郎回来再一起去?”春婶儿连忙走到九娘身边道。
“不了,买点儿小东西,我也想顺便去看看书。这桌子您也收了吧,我一会儿找个凳子坐就行。”说着就向外走去,春婶儿也意识到她是不好意思了也只得送她出门。
“张哥!”徐三郎道。
“哎呦,是小徐啊。”张守卫道。
“是啊,郑管事今天当值吗?”徐三郎道,其实徐三郎早知道今天是郑管事当值,但还是询问了起来。徐三郎认识郑管事也是个偶然,当时徐三郎跟着哥哥们来县上卖上货,而郑管事在市场采买,不小心被倒下的架子砸伤了腿,徐三郎看到了,连忙喊上他哥哥帮忙,然后把郑管事连同他买的菜蔬送回来王府,于是就搭上了线,这以后郑管事才从他们这儿收山货。
“哎呦,你来的巧,今天刚好郑管事在,就是不知道得不得空,容我通禀。”张守卫说着朝门里走去,一边又跟同伴交代着自己的去向。
郑管事刚好午休起来了,听到说徐三郎来了,让把人带进来。徐三郎这边正在跟另一个守卫寒暄,听道张守卫喊马上跟了进去。
“郑管事一切可好。”
“好。三郎此次前来,是又有什么好的收获了?你上次送来的狐皮很好,以后还有这样的东西,尽管送来,钱绝对不会亏待你。”郑管事热情的招呼着徐三郎,这份热情不是源于当时的帮助,而是徐三郎给他带来的金钱。原来徐三郎上次送来了一件雪白的狐皮,郑管事拿给了王老爷,王老爷足足赏了一百两银子,扣除给徐三郎的二十两,郑管事净落八十两,抵得上自己十年的积蓄。心黑?郑管事并不觉得,反而他认为给了徐三郎二十两已经是超出市面上的价格了,虽然市面上并没有白狐皮的价格,但是没有他徐三郎也是卖不出去的,所以郑管事心安理得,再看徐三郎只觉得一大笔银子又向自己飞来,不由又亲热了几分,说道:“三郎啊,来,尝尝这新出的茶。”
“多谢郑管事,并不是有什么收获,就是刚好来了县上,顺便来拜访您。另外我二哥马上就要成亲了,就定在下个月初八,喜酒您大忙人一个肯定是喝不上了,就提前给您带些喜糖。您对我们这么照顾,怎么说也不能漏了您啊。”
郑管事本来听到前半句话脸色一暗,又听徐三郎的恭维又不好意思起来,也是,哪有天天那么好的运气大赚一笔。于是说道:“哦,二郎要成亲了呀,那是得恭喜恭喜了。那喜糖我就收下了,提前沾沾喜气。”说着恭喜,脸上挤出了笑容,终究言不由心,看起来有些怪异。
“您客气了,收下是我们的荣幸。”
郑管事听了默不作声,徐三郎又道:“等我二哥娶完亲家里就不忙了,刚好也没什么农活,我们兄弟就想着再进山打打猎,到时候到时候还送来府上,还得劳您掌掌眼。”
“哎呀,那感情好。”郑管事听到这里终于喜笑颜开,说完又觉得自己不太矜持,遂咳了两声。
“您怎么咳起来了,可是收了风寒。”
“没事,没事。”
“那就好,还是得问问您,看看府上大人们有什么需要的,我们找起东西来也好有个目标。大人们喜欢,才有钱拿不是。”
郑管事打量着徐三郎,合着是来打听喜好来了,口气倒不小,怎么需要什么就能猎到什么不成?想刺他几句,想想又算了,道:“你小子心眼儿挺多。”又想到,太太他倒是知道,上次那个白狐皮,老爷就给了太太,太太用它给二小姐做了件坎肩,还松口要把二少爷记在名下,可见对那白狐皮十分满意。老爷他就说不好了,老爷很多好东西都收,但是说送人那是随手就送了,平时也乐善好施,但一旦有人犯错却毫不留情,想到这儿郑管事不由一抖,他有点儿怕老爷,看着徐三郎,想了一下道:“上面们的喜好你就别琢磨了,我我也不能告诉你,告诉你就犯了忌讳,不过我倒是可以给你点儿指点。你只管捡那稀有的,寓意好的猎,最好颜色好看的,独一无二。老爷什么没见过什么东西没有?你啊,要是能让老爷开开眼,涨涨面子,好处少不了你的。”
郑管事一说,徐三郎就懂了,王老爷没什么特殊喜好,但有好东西也会买下来送人,道:“哎呀,还是您有见识,您一说我就懂了。那就听郑管事您的。”看着郑管事在不紧不慢的喝茶,于是站起身道:“哎呀,看我耽误您正常时间。我不不打扰了。”
“三郎客气了,不耽误,再坐一会儿吧。”郑管事客气道。
“不了,我未婚妻还在街上等我,我也得早点儿回去。”
“哎呦,那耽误不得,三郎慢走。我就不送了”说着并未起身。
“哎,您忙,我回去了。”说着向外走去,走到门口又给张守卫拿了两袋糖,张守卫一脸感谢。
徐三郎这边办完了事儿匆匆往回赶,到了春记面馆,此时面馆里就三两个客人,一样就能看完,但是徐三郎没看到九娘心里不由咯噔一下。突然听到春大娘说话。
“九娘去泰安书店了,说是要买点儿东西。”原来九娘走后不就,店里客人少了,春大娘怕九娘出什么事儿辜负徐三郎的托付,连忙去书店找人,没想到九娘正在跟人说话,看起来温温和和并不是起什么争执于是放下心来,就没有打扰九娘。此时看到徐三郎回来,连忙开口。
“谢谢春婶儿。”徐三郎说着连忙出门,向泰安书店走去。
泰安书店里,九娘买好了需要的东西,正要出门,刚好碰到徐三郎,于是两人相视一笑,又去春记拿好东西后一起离开了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