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书吧

繁体版 简体版
天籁书吧 > 山河永安 > 第52章 第 52 章

第52章 第 52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已经发麻了,他才像是蓦然回神,笑着说在牢中这么些时日实在是有些想念干莲心泡的茶了,央求自己明日能为他送一杯过来。

按理说这个要求很简单,于自己而言不过是举手之劳,自己当场也是满口答应的。可不知怎的,胸中的那口闷气就是咽不下去,明明已经到药店包好了莲心,却还是扔在了一旁。

心中是恨的,恨宋承源奢靡成风,败坏朝纲,到临了却将一切都推到下属的身上,何等薄情寡义?恨史扬行事糊涂,枉受了数十年圣人教诲,毫无诤臣风范,竞对天子予取予求,到最后窟窿补不上又生了毒计,白白害死了数十名忠良,也恨自己,恨自己无能为力、回天乏术。

到最后也不知道是哪根筋儿不对,一发狠买了数十斤莲子,回去点灯剥了一夜,直将手指剥得红肿不堪,第二天一早瞪着一双满是血丝的眼睛又去了大理寺的牢房。

这一盏莲心茶也不知道是不是泡的太浓,史扬边喝边哭,到最后一抹嘴,又嘱托了自己几句,就忙不迭的挥手让自己离开。

结果第二日一早,就有人来禀告,夜里史扬在墙壁上用血写了一封忏悔书,随后便一头撞死畏罪自杀了……

等自己赶到天牢,只觉得那墙壁上暗红一片,眼睛发胀,竟有些看不清那些血字。到最后脑子里只剩下三个碗大的悔!悔!悔!

鼻尖是挥之不去的血腥味,那每个字的末尾似乎还有鲜血在往下滴。

……

宋君谦讲到这儿忍不住闭了闭眼,狠狠将杯中已经变凉的茶水一饮而尽,良久才嘶哑着声音开口:“后来,我将自己剥出来的莲心泡成茶水饮用,一连喝了三月,舌头都苦得尝不出其他味道来,也是在那之后,王府里鲜少再有莲蓬、莲子之类的东西上桌。”

他说到最后语气已经变得平常,可在座的所有人都知道他心里并不平静,甚至就连他们此刻心里也是五味杂陈,说不出的憋屈。也不知过了多久,奉剑实在是受不了这种氛围,才干笑着说了两句:“其实往好了想,好歹,好歹也算是为郑将军报了仇吧?”

“哪里算报了仇?”宋君谦摇了摇头,并不赞同:“史扬一死,案情就已经盖棺定论,一干户部的官员也是杀的杀、贬的贬,通通没落个好下场。按理说自此就该为郑将军等人伸冤,重新为边军发放粮饷,可宋承源不愿意啊!”

这般大的丑闻,整个户部几乎被连根拔起,加之不少人明里暗里都知道这件事和他脱离不了关系,宋承源的颜面哪里挂得住?

虽然一应犯官都被处置了,可他还是在朝堂上面色铁青,下了死命令不允许众人私底下讨论,若是有流言传出,被他查到后通通下狱重罚。

一连几日都是如此,迟迟不肯为此事下个定论,自然就有那会揣摩上意的提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法子。

他们冠冕堂皇的说,国库乃是一国根基,是重中之重,如今库银被这几只硕鼠挥霍一空,纵然是抄家之后也不能弥补损失之一二。值此危难时刻,库中存银更不能轻易挪用。

边关将士虽急,但总可以想想其他法子,若将这笔银子通通花销出去,万一在下一季税粮不曾征收上缴之际,朝堂上有个急事,总不能就这么两手空空吧?

因而他们提议宋承源下一道安抚的旨意送往边关,让边关将士暂且体谅朝廷的难处,先自行筹措一批粮草,等到来年再慢慢补上。国库既然空得能够走马,他们这帮大臣们也做个表率,俸禄就暂时先不领了,权当做为朝廷做了贡献,等到日后缓过来之后,再说。

只是这种事情要是流传到民间,难保会引起民心不稳,因而还是需要改换个说法:只说户部贪腐一案乃是由御史所奏,陛下震怒命大理寺上下严加查探,这才揪出了这群贪官。而郑将军那里,明面上就说他们身染重疾,为山贼所害,朝廷的粮饷也被强人抢走大半,余下的兵士拼死才护得剩下的粮草回关。

而后,请陛下派出一队人马,清缴这群胆大包天的贼匪,为郑将军等报仇雪恨,再多加抚恤,护送将军等人的灵柩回乡……

他们这个提议一出,朝堂上当即掀起了不小的风暴,凡是武将一个个都是眉头紧锁,连道不妥,就是文官这边的几个重臣也是满脸的不赞同……

可奈何这个提议实在是搔到了宋承源的痒处,他只觉得这话说得实在是令他舒心,既不用头疼边关的粮饷,又不至于失了君王的颜面。当即龙颜大悦,直称此计甚妙。

天子表了态,其余人纵然心中不忿也是徒劳奈何,更何况宋承源的脾性可不是个好的,纵然是世家大族想要在其中搅搅浑水,也被他三言两语打消了这个念头。

无他,宋承源也只是说国库实在是空虚,无以为继,若是几位爱卿实在是不满意这种做法,也就只能盼着几位能够鼎力相助,多拿些钱粮出来,帮着度过此次难关了。

世家大族们倒是有钱有粮,可他们又不是傻子,哪里肯白白将这些掏出来?因而也只好满脸堆笑,连称陛下英明。

至此,这一场风波就此盖棺定论。

户部等一众官员的一应家产全部充公,伏法刑场,受万人唾骂;郑将军等人灵柩回乡,好歹也落了些抚恤银两;秉公执法的大理寺卿等人更受爱戴在民间享有青天的美名。

至于宋承源,他自己下了一道旨意,言说国难当头,自他起皇室中人皆应推崇节俭、简朴度日,为此更是停了一年一度的选秀之事……消息传到民间,更是赢得了一片赞誉之声,直呼天子圣明。

其他的,其他的又算得了什么呢?

哪怕是边关守将收到旨意后如遭雷劈,不得不咽下这个哑巴亏四处想办法筹措粮草,好容易捱到了朝廷的补给到来,还是以陛下劳军的名义送来,强撑着笑脸感念宋承源的大恩大德……

哪怕是一辈子不曾做过亏心事、断过一场糊涂案的大理寺卿自此后夜夜难安,半月后就上奏乞骸骨,不过三年就与世长辞……

哪怕是那唯一活下来的郑将军的亲卫自此对朝廷失望透顶,一心想要追随将军而去,被救下后也自废右臂,遁入空门……

哪怕是自己从此心灰意冷,凉了一腔热血,再不愿插手朝政之事,只每日闷坐在王府中日夜诵经,图一个心安……

这此间种种都已被掩盖在众人对宋承源的歌功颂德下,朝堂上的其乐融融中,无人再去提起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