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书吧

繁体版 简体版
天籁书吧 > 红楼梦全真续本 > 第11章 贾府纷扰内忧外患 探春和番命途将启

第11章 贾府纷扰内忧外患 探春和番命途将启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命苦啊……”探春却忍住泪水,轻声安慰道:“老祖宗莫要伤心,这是探春的命数,也是为了家族荣耀,探春定当不辱使命。”贾母仿若遭受了沉重的打击,一下子瘫坐在椅子上,浑浊的老泪纵横交错地顺着脸颊滑落,口中不停地念叨着:“我那苦命的孩子啊,平日里最是乖巧懂事,知书达理,怎就摊上这般事。”王夫人也哭得肝肠寸断,她用手帕紧紧捂住嘴,双肩剧烈地颤抖着,抽噎着说道:“我虽不是探春生母,可这孩子自小在我跟前长大,乖巧伶俐,我怎能舍得她远嫁番邦,这往后可怎么办啊!”邢夫人在一旁也红了眼眶,轻声叹息道:“这也是没法子的事,圣旨难违啊。”赵姨娘也一直擦眼泪。

李纨听闻消息,匆匆赶来,她虽生性温婉内敛,但此刻也难掩悲痛之情,眼中含泪劝道:“老祖宗、太太莫要过于伤心,身子要紧。三妹妹这一去,虽是艰难,但也为咱们贾府担起了一份责任。”王熙凤也赶忙过来,她心里虽有诸多盘算,但见此情景也不禁动容,强打起精神说道:“咱们且先别哭了,当务之急是要好好给三妹妹筹备嫁妆,让她风风光光地嫁过去。”

贾宝玉彼时正在房中研读诗书,听闻太监总管夏守忠前来宣读圣旨,且是与探春相关,心中便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待听到探春被封为公主远嫁番邦的旨意时,只觉如遭五雷轰顶,刹那间,仿若周身血液都凝固了一般,整个人呆立当场,眼神空洞无神,仿佛一瞬间被抽走了所有的生气,往昔灵动的光彩全然不见。

片刻后,他似从混沌中惊醒,发疯般冲进荣禧堂内,额前的发丝因狂奔而凌乱不堪,面色涨红,朝着众人喊道:“不行,绝对不能让三妹妹去!”那声音因焦急与愤怒而变得尖锐,众人被他这突如其来的举动惊到,忙上前七手八脚地拉住他。宝玉红着眼眶,眼眶中蓄满了泪水,几欲滴落,冲到探春面前,双手紧紧抓住探春的衣袖,像是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般不肯松开,“三妹妹,你不能走,这和亲的事怎么能落到你头上!你走了,这大观园可还有什么意思!咱们姐弟平日里一处读书写字、吟诗作画,那些欢乐的时光难道都不作数了吗?你这一走,叫我如何是好!”探春早已泪流满面,泪水簌簌而落,却也只能含泪摇头,“宝哥哥,这是圣旨,我不能抗旨不遵。”宝玉怎肯罢休,还要再说,却被贾政一声怒喝制止,他身体一颤,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探春接旨谢恩,满心悲戚却又无可奈何。

林黛玉正在潇湘馆内,对着窗外飘零的竹叶暗自神伤,紫鹃在旁安静地整理着书卷。忽闻远处传来一阵喧闹,隐隐有哭声传来,黛玉心中一紧,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不多时,雪雁匆匆跑进来,面色惊慌,还未及开口,黛玉便急切地问道:“外面发生何事?”雪雁喘着气道:“姑娘,听闻是宫里来了圣旨,三姑娘被封为公主,要远嫁番邦了。”

黛玉闻听此言,只觉如同一把利刃直直刺入心间,娇弱的身子晃了几晃,仿若一阵风就能将她吹倒。她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毫无血色,嘴唇也微微颤抖起来,手中正拿着的帕子不自觉地用力握紧,指节都因用力而泛白。

“这可如何是好……”黛玉喃喃自语道,未作片刻迟疑,她不顾自己孱弱的病体,起身匆匆往荣禧堂赶去。一路上,冷风拂面,吹起她的发丝,更添几分凄凉之意。

待到了荣禧堂,见着探春,黛玉的泪水夺眶而出,眼中满是不舍与悲痛,“探丫头,怎么就……”话未说完,喉咙已被哽咽堵住,难以言语。她心中暗自伤怀,往昔与探春在园中吟诗赏月、互诉衷肠的画面一一浮现眼前。想着探春这一去,从此天涯海角,再难相见,自己在这贾府中更是孤独无依。往后的日子,怕是唯有这清冷的潇湘馆和无尽的哀愁相伴了。没有了探春的陪伴与支持,这深宅大院里的风似乎更冷了,人情也更淡薄了,而自己的命运又将在这茫茫尘世中何去何从?黛玉沉浸在这悲伤的思绪中,泪水止不住地流淌。

惜春静静地立在探春身旁,往昔清冷的面容此刻满是哀伤,泪水在眼眶中打转,终是簌簌落下,洇湿了手帕。她抽泣着,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前儿走了二妹,如今三妹妹你也要远嫁他乡,这府里愈发冷清了,我真真舍不得你走。往后这园子,怕只剩下我独自徘徊了。”说罢,泪如雨下。探春瞧着惜春这般模样,心中酸涩不已,却仍强打起精神,抬手轻轻为惜春拭去泪水,柔声说道:“四妹妹,莫要这般伤感。我虽远行,但心始终与姐妹们相连。你在府中也要照顾好自己,寻些雅趣打发时光,我会在远方为你祈福,愿你平安喜乐。”

贾探春远嫁的消息如同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贾府上下掀起了惊涛骇浪,丫鬟们更是悲戚不已。

侍书和翠墨听闻自家姑娘即将远嫁番邦,顿觉如天塌地陷一般。侍书先是呆立原地,眼神空洞,片刻后泪水夺眶而出,她瘫坐在地,双手紧紧揪住自己的裙摆,呜咽着:“姑娘怎么就摊上这等事,往后可怎么办啊!”翠墨也满脸泪痕,她手里还攥着为探春新做的绣帕,此刻却觉得这帕子再无用武之地,她喃喃道:“我是定要跟着姑娘去的,哪怕天涯海角。”小蝉虽平日里有些毛躁,但此刻也被悲伤笼罩,她靠在门框上,无声地流泪,心中满是对未知的恐惧和对探春的担忧。

平儿、袭人、鸳鸯等有头脸的丫鬟们见此情景,纷纷上前劝解。平儿拉着侍书的手,轻声说道:“侍书妹妹,你且莫要这般伤心,这是老爷太太们都做不得主的事,咱们能做的,就是让三姑娘走得安心些。”袭人也在一旁抹着泪附和:“是啊,三姑娘向来聪慧果敢,想必到了那边也能过得顺遂。”鸳鸯则拍了拍翠墨的肩膀,叹道:“翠墨,你也别太难过,咱们都舍不得三姑娘,可也只能往好处想。”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虽深知离别之苦难以消解,但也希望能稍稍安抚这些丫鬟们的心。然而,她们的话语在巨大的悲伤面前,显得如此无力,丫鬟们依旧沉浸在即将失去探春的痛苦之中,为她们的姑娘,也为自己未知的命运而哭泣着。

贾府众人在悲伤之余,也只能强打起精神,为探春筹备嫁妆,准备远嫁之事,每一个物件都饱含着不舍与牵挂,整个贾府沉浸在一片哀伤的氛围之中,等待着离别的那一日到来,而探春也只能带着家族的期望和亲人的思念,踏上那未知的和亲之路。

岁月悠悠,春的跫音渐次明晰,四下里瞧着,已是草木萌动、芳菲初绽之时。京城内外,花团锦簇,人头攒动,端的是一片繁华盛景。且说这春分将至的当口,那琉球国的女王并王子,携着满箱满箧的稀世珍宝、奇巧玩意儿,一路舟车劳顿,赶来我朝觐见圣上。

那日,恰是风和日丽,煦暖的日光倾洒而下,紫禁城的朱墙金顶在明晃晃的日头里愈发显得庄严肃穆、气派非常。琉球女王同王子皆着一身锦绣华服,衣袂飘飘,行止端方有度,一步一步稳稳地迈进了太和殿中。待走到殿内,二人便朝着那高坐龙椅之上的皇帝,规规矩矩地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礼,每一叩首皆满含着对这巍巍天朝上国的尊崇与诚惶诚恐之意。

圣上见了,面上挂着和缓的笑意,目光也透着几分慈爱,对着琉球女王与王子的到来,致以了热忱的欢迎之辞,言辞间尽是对其的看重。圣上赞那琉球国女王操持国务井井有条,又夸王子聪慧果敢、有勇有谋,还提及两国情谊恰似那悠悠长河,绵延不绝,此番和亲更是为这情谊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未几,一场盛大的婚典便于京城紫禁城的太和殿前热热闹闹地操办起来,为琉球王子与探春郡主这一双璧人开启了崭新的生活篇章。婚礼之时,红烛摇曳生光,喜乐婉转悠扬,探春郡主身披凤冠霞帔,那嫁衣上的金线银缕在烛火映照下熠熠生辉,加之郡主本就生得眉如远黛、目若秋水,此刻站在那里,恰似月中仙子临世,明艳不可方物。琉球王子亦是仪表堂堂,身着一袭华服,身姿挺拔,眼中满是对来日的期冀与向往。

至那婚礼的要紧处,皇帝竟亲赐御酒,为新人祝祷,又分别赏了他们一个白玉佛手。这佛手温润细腻、洁白无瑕,寓意着两国邦交稳固,情谊代代相继。琉球女王与王子见状,赶忙跪地谢恩,泪湿眼眶,声声言称定当永志皇帝隆恩,为两国交好倾尽心力。

新婚燕尔的时光,如蜜里调油般甜润。琉球王国王子与探春抵达皇家驿站歇脚,这短暂的停留,成了他们心灵相依的温馨片刻。启行前的日子里,探春独坐窗前,遥望远方故土,思念之情如潮水般在心中翻涌,对那遥远未知的前路,更是心怀忐忑。王子将这一切看在眼里,疼惜不已,常伴她于驿站的庭院中悠然漫步。庭院中繁花似锦,王子俯身折下几枝新开的娇艳花朵,微笑着递到探春手中,那温柔的眼神与轻声的抚慰,宛如春日暖阳,渐渐驱散了探春心头的阴霾,让她的心境稍稍平和宁静。

王子知晓探春的不安,便耐心地讲习琉球王国那些独特的异国习俗,从服饰礼仪到传统节庆,事无巨细。探春也怀着对家国文化的自豪,娓娓道来华夏文明的博大精深,从诗词歌赋到衣食住行,二人于这一来一往的交流中,情谊愈发深厚,对未来的路也更多了几分坚定与期待。

眨眼间,便到了清明时节。这日,春意正浓得化不开,运河两岸的杏花肆意绽放,粉白相间,恰似云霞飘落人间,又似瑞雪覆盖枝头,那灼灼其华之态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随着涟漪轻轻晃动,仿佛为这场远行添上了一抹缱绻温柔的色彩。皇家船队浩浩荡荡地停泊在运河码头,一艘艘船只高大巍峨,船头船尾皆精雕细琢,旌旗烈烈迎风招展,好不威风,静静等待着探春郡主的到来。

贾政、王夫人,邢夫人等贾府一族领着阖府上下的亲友,还有众多闻风前来送行的宾客,早早便等候在码头边上。众人皆身着素服,神色凝重,脸上写满了不舍与牵挂,可看着探春郡主那一身华服凤冠,又知晓此乃荣耀之事,便也在不舍中添了几分祝福之意。他们的目光紧紧锁住即将登船的探春,似要把她的模样刻在心底。

探春身着华丽的嫁衣,金线银缕在日光下闪烁生辉,璀璨的凤冠上珠翠摇曳,更衬得她身姿婀娜、面容姣好。可那眉眼间却难掩浓浓的离愁别绪,恰似一层轻愁薄雾,萦绕不去。她莲步轻移,一一与亲人告别。每至一处,心内便有千言万语如潮水般翻涌,却又梗塞在喉,不知从何说起。当走到宝玉面前时,恰有一阵柳絮随风飘来,悠悠荡荡,轻轻拂过她的面颊。探春触景生情,不由自主地吟道:“也难绾系也难羁,一任东西南北,各分离。”宝玉听了,心中猛地一紧,眼眶瞬间红了起来。他深知这诗句乃是探春对未来漂泊无依的预感,亦是他们姐弟即将面临的长久分离。

待探春缓缓走向船舷,父母的身影在人群中渐渐模糊,贾政背过身去,悄悄抬手拭泪,王夫人、赵姨娘早已泣不成声,却仍强撑着嘱咐丫鬟婆子往船上送些探春素日喜爱的物件。他们眼中满是不舍,却也满是对女儿未来的祝福与期冀。南安郡王太妃、北静郡王王太妃和礼部官员也上前,面容和蔼,言语恳切,向探春致以最诚挚的问候与祝福,愿她此去琉球,平安顺遂,两国邦交因她而更加亲厚。探春一一谢过,回首望了望岸边的亲人和故乡,终是转身登船,随着船队渐渐远去,只留下岸边一片欷歔之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