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岩被黛玉喊住,一时间竟有些手足无措。“林姑娘……”三个字一出,脸就发热。
他想起姐姐李莞让他送来的野兔。他揪着两只大灰兔的耳朵,将其提到面前,支支吾吾地道:“我姐让我来送兔子。”
黛玉看到兔子,眼睛一亮,忙跑出来。“好可爱的兔子。”
“姑娘,当心着凉。”紫鹃追了出来,给黛玉身上披了件鹅黄色的棉披褂。
紫鹃道:“岩公子,快里边请。老太太、姑太太在里边候着呢。”
紫鹃引在前,李岩和黛玉走在后。
黛玉看了又看李岩手中的兔子,笑着问:“大嫂子要将兔子送给谁,是送给我么?”
贾敏是贾母唯一的女儿,黛玉是贾母唯一的外孙女。贾敏跟贾母疼黛玉,那是捧在手里怕飞了,含在口里怕化了。送这个院子里的好东西,首先就是黛玉的。
李岩“嗯”了一声,又想起姐姐李莞交待的,林姑娘跟老太太脾胃要弱一些,炖野味的时候得让厨子仔细着。他便对紫鹃道:“有劳这位姐姐跟厨房讲,野兔子炖着最好吃,肉要炖久一些,可以往里搁些陈皮、丁香来提香。”
黛玉怜悯地道:“这么可爱的兔子……”
李岩将两只大灰兔子拎到眼前,仔细看了看。这两只兔子既不小巧,通身还是麻灰色的杂毛,活像两只大灰耗子,跟可爱不着半点干系呀。
他见黛玉如此喜欢兔子便道:“姑娘若是喜欢兔子,我替姑娘寻几只毛色纯、品相好的养。”
黛玉道:“灰兔子,白兔子,都是兔子。我就想养这两只。”
李岩笑着道:“也是这两只兔子的福气,遇到了姑娘。”他转身又对跟着他的书童桑禾讲:“赶紧去大奶奶处,跟厨房讲,别把兔子肉都烧着吃了,留些炖了给老太太、姑太太送来。”
黛玉一惊:“还有呢!”
李岩虽自幼也读诗书,但主要在习武,行事也不拘一格。“回来时端了个兔子窝,一家兔子整整齐齐地给兜住了。”
黛玉垂下眼睫:“好可怜。”
李岩心道,林姑娘心善,不忍杀生,竟是让姑娘难过了。
他忙对书童桑禾讲:“快去大奶奶处,把兔子都留下来。”
黛玉那张清透的脸上又浮现出笑容,眼中星星点点着期翼。她抬头望着他讲:“谢谢岩哥哥。”
李岩被他心中最崇敬的诗人一谢,怪不好意思的。他腼腆地道:“我看最该谢的啊,要属这兔子一家了。”
走在前边的紫鹃都忍不住“噗嗤”笑了出来。
贾敏在窗前看着这一幕,心里数着林如海返京述职的日子,想让林如海也见见李岩。
话说桑禾飞似的跑回李莞的院子,在积雪上还滑了一跤。
待他跑到李莞院子时,就闻到一股扑鼻的肉香。桑禾心下一沉,怕是来迟了。
待他走进厨房时,便见银蝶在里里外外忙活着。
银蝶见桑禾回来,奇道:“怎么这么快?”
桑禾望见灶台上摆着的一盆焯了水的肉,问:“银蝶姐姐,这是公子刚刚拿来的兔子吗?”
银蝶道:“可不是,大奶奶馋兔子肉得很。你们前脚离开,后脚就让厨房剐了两只给她尝鲜。”
桑禾记得带来的有六只兔子,往贾家老太太处送了两只,大奶奶吃两只,那边还有两只兔子。
桑禾跟银蝶说了来意。
银蝶指着角落的一个箩筐,道:“还有两只在那儿。你抱去,我跟大奶奶讲。”
李莞听了林妹妹要拯救兔子一家的事后,笑着道:“早知道,都养着也行啊。”
……
李岩跟贾母、贾敏叙了一会儿话。贾母要留李岩吃酒。
“回祖母,军中不让饮酒。”李岩在下首的椅子上坐得端端正正地答道。他随着姐姐李莞把贾母喊祖母。
“现在是在家里,又不是在军中。喝两杯烧酒也无妨。”贾母笑道。
“祖母,军中有规定,休沐也不得饮酒。孙儿谨遵军令。”李岩道。
贾母不住地点头,“好好,我的好孙儿。那吃了饭再回去。”
李岩从门帘缝里看见桑禾的衣袍一直在晃,也不知他有没有将兔子都救下。
“回祖母,我家祖母也在家里等着孙儿。孙儿一会儿就回去。”李岩道。李家的家风很严,七岁男女不同席。今儿他若在贾家老太太这里吃饭,林姑娘就是不跟他同一个席面儿,传出去对林姑娘也不好。李岩故而婉拒贾母的邀请。
贾家虽然是簪缨世家,但几代下来,规矩也没有那么大了。就像宝玉经常赖在薛姨妈、薛宝钗住的梨香院蹭吃蹭喝;宝钗有事没事就在宝玉屋里不走,这样的事时常发生。底下人也只有宝玉的大丫鬟,牙尖嘴利的晴雯敢说两句,余者皆没将此视为大事。
况贾母是真喜欢李岩,能文能武,长得又俊俏,只恨其不是自己的孙儿。
而林家的家风也是严的。宝玉如今有了实的通房丫头至少都有两个,还一天天地蹭来老太太这里,要跟黛玉一同吃饭。贾敏每次都把他给催回去了。
贾敏对李岩的赞许更甚了,心想着林如海来见到了,定会十分喜欢这孩子。
且说李岩跟贾母、贾敏告辞后,但见桑禾在外边已将抢下来的两只兔子交给了黛玉的丫鬟紫鹃。
两个嬷嬷拖出来些篾片。黛玉在跟嬷嬷说用篾片编兔笼子的事。
她见李岩从厅里出来,高兴地道:“岩哥哥,可好了,兔子一家团聚了。”
李岩跟桑禾相视一看。可能并不完全啊……
黛玉抱起一只兔子,对李岩道:“岩哥哥,我们给兔子们取名字吧。”
在李岩看来,这几只灰不溜秋的兔子,就是取了名字,也分不清哪只是哪只啊。但他还是乐见黛玉高兴,便道:“姑娘想给它们取什么名字?”
黛玉思索片刻,问李岩:“长命,百岁,平平,安安。岩哥哥觉得可好?”
“……”李岩道,“甚好。”愿这四只兔子能长命百岁吧。
“林姑娘,兔子就麻烦姑娘照顾了。岩告辞了。”李岩辞别道。其实是不舍的,日日颂她的诗,好容易见上了,也终有一别。
“岩哥哥。”黛玉抱着兔子又追了上来。
“林姑娘,外边风大,快回去吧。”李岩道。
她的眼里有星星,刘海上沾了雪屑,亦是一闪一闪的。
李岩虽是这般说,又跟她多待一会儿,心里是很高兴的。
“岩哥哥,出门在外,要多保重。”黛玉道。
李岩抬起唇角,“姑娘放心,我会的。”
黛玉又道:“岩哥哥,我跟长命、百岁、平平、安安,会一起跟你祈福的。”
李岩心中骤然一热,原来,长命百岁,平平安安,是在佑护我啊。
*
李岩回到姐姐李莞处,去跟她告辞。
李莞刚刚吃了碗红烧野兔子肉,正舒舒服服地靠在椅子上剔牙,喝着果茶。
“看我这馋的,也不是我馋,是肚里的馋虫在馋。手快了一些,宰了两只。林姑娘没难过吧。”李莞问。
“……”李岩道,“她可能不知道还有两只呢。”
李莞忙把左右请出屋:“赶紧告诉院里的所有人,谁都可别再提煮了的那两只兔子了。”
李岩:“……”
李莞又问:“林姑娘特别喜欢那几只兔子吗?”李莞一边说着,一边观察李岩的表情。
李莞对她的这个弟弟,从小看到大,那可是不一般的了解。只要提到“林姑娘”三个字,李岩就开始脸红了。
李岩点头。
“真的?”李莞笑着问。
李岩道:“真的。”这次,是从白净的脸颊,一直红到耳根。
李莞笑着道:“林姑父就快回京述职了。姐姐给你做个主,跟姑父姑妈把亲提了怎样?”
李岩心下一惊,顿了顿,道:“姐姐,我对林姑娘的仰慕,就跟对李太白、杜工部、李商隐的敬仰是一样的。能读到林姑娘的诗文,能跟林姑娘说上话,都觉得此生无憾……”
李莞手里的茶杯一滞,遂迅速端稳,搁了下来。“不是……石头啊石头,姐姐原来也读书来着……”
李莞呛咳了两声,大言不惭地继续道:“虽然姐姐读的是《女四书》、《烈女传》、《贤媛集》这种,跟你读的不大一样…… 姐姐就问你一句话,可喜欢林姑娘?”
李岩低着头,良久道了一句:“喜欢。”声音沉稳,发自肺腑。
李莞笑着道:“那不就得了。你什么都不用管。等林姑父来了,父亲母亲就来给林家姑父姑母说亲。等过几年林姑娘及笄了,就风风光光地给你们办酒。”
李岩道:“姐姐,汉代名将霍去病曾经说过“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我朝北有强族部落,南有百越等番国。所以……”
李莞道:“原来如此,学霍去病的保家卫国,挺好的。”
李岩道:“所以,林姑娘于我,是大漠之上、江河之畔、长城之巅,那道永远守护着的白月光。”
若干年后,已经拜相封侯,得到“护国柱石”封号的李岩,想起当初的在姐姐李莞面前的那番誓言,脸更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