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书吧

繁体版 简体版
天籁书吧 > [红楼]高门悍妻 > 第29章 第 29 章

第29章 第 29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贾敏一家要回扬州,荣府内有人欢喜,有人离愁。

要说这欢喜的,当数薛姨妈一家了。

当初薛姨妈拖家带口进京,主要是为了宝钗选秀。选秀的事无疾而终后,宝玉自然成了宝钗婚事最合适的选择。一来,宝钗跟宝玉是姨表关系,亲上加亲;二来,薛家再有钱,也是商户人家,就是想嫁个门户高些的一般家里,人家也看不上,莫说贾家是国公府的门第了。

而王夫人是薛姨妈的亲姐姐,是宝钗的姨妈。王夫人自然是很看好宝钗的,然而老太太却偏向她自己的亲外孙女黛玉。而贾政目前只关心宝玉的学业,偏生宝玉又不爱经济学问,贾政恼宝玉不成器,并不着急给宝玉定婚事。

因此,薛姨妈极力撮合宝钗和宝玉的金玉良缘时,总有她假想的黛玉木石同盟的影子。

而现在,贾敏一家说要回扬州,薛姨妈可高兴了,认为再也无人争宝玉了。

薛姨妈带着宝钗,拿了好些东西,一起来贾母住的荣庆堂,给贾敏一家送行。

正好李莞跟贾兰母子俩也在,正跟贾敏和贾母在叙话。

瞧着薛姨妈跟宝钗进来了,贾敏跟黛玉便起来迎。

“姨妈,宝姐姐,你们来得正好,正说到你们呢。”黛玉家教很好,薛姨妈是长辈,宝钗又比黛玉大三岁,因此,黛玉主动跟她们打招呼。

“好孩子,多舍不得你们。就在府里跟宝姐儿作伴,可不好?”薛姨妈拉着黛玉的手亲热地道。

李莞坐在贾母下首的椅子上,岿然不动。“姨妈,宝丫头,我身子沉,就不起来了。快坐吧。”

薛姨妈忙道:“宫裁,你月份大,可得仔细着。”

贾母笑着对薛姨妈道:“都是一家人,还带这么多东西来送行。”贾母这般说,显然把她自己女儿一家当成是一体的,而把薛姨妈一家妥妥地当外人在看。

薛姨妈道:“这哪里算什么,姑太太不嫌弃就好。相处这些时日,说回去就回去,挺舍不得的。”

李莞笑而不语。

丫头们捧着茶盏掀帘进来,带来户外的一阵风。

李莞便闻到一股异香,凉森森、甜丝丝,似乎在哪里闻过,一时又说不上来。

“好香啊。”贾兰道。小孩子,有什么就说什么了。

“像是宝姐姐身上的。”黛玉跟宝钗坐得近,便问:“姐姐熏的是什么香?”

宝钗笑道:“我最怕熏香了。是我今早吃了丸药的香气。”

薛姨妈便把治疗热毒的冷香丸的配方给念了一遍。是素云回来转述的那个版本,什么白牡丹、白荷花、白芙蓉、白梅花花蕊各十二两;白露那天的露水,霜降的霜等等。

听得连见过大世面的贾母都感叹:“乖乖,配这副药,可不容易啊。给一般人家,还配不出这样的丸药。”

贾敏跟李莞相视一看,二人会心一笑。

看显摆的。

贾敏笑着问:“可这丸药的味道,闻着不像是花香啊。纵是给了那些花蕊入药,主药是什么呢?”

这也是李莞的疑问。冷香丸的配方听起来很高级,但是闻起来的味道,跟薛家说的配方不一样。

薛姨妈言辞略有些闪烁:“原是一个秃头和尚,说专治无名之症。给宝钗看过后,给了一包药末作引,异香异气的,不知是哪里弄来的。”

李莞心想:这理由可真是绝了。还不是正儿八经的大夫开的方子。不知道哪里弄来的药,就敢给小孩吃。薛家就喜欢故弄玄虚,弄得神神秘秘的,把事情的真相给藏着掖着。

“原来是这样,给姐儿能看好就好。”贾敏笑着道,跟薛姨妈给了个台阶。

“天也热了,屋里怪闷的。”贾敏似乎在转移话题。

“鸳鸯,把窗户和门帘都打开,透透气。”贾母道。

正说着,王熙凤也来了。

“凤丫头,哪阵风把你给吹来了?”宝钗笑着道。

王熙凤的笑容肉眼可见地凝滞片刻,遂又炸出一个更大的笑。“当然是东南西北风,哪阵风都能把我刮来见姑太太呢。”

宝钗今年十三岁,王熙凤都二十出头了。宝钗喊王熙凤“凤丫头”并不是第一次。

李莞原来就觉得奇怪,宝钗对王熙凤的这个称呼,既没有拉进她跟王熙凤的关系,而且也不太合规矩,王熙凤也是不大高兴的。薛姨妈为什么不制止薛宝钗呢?

后来李莞想明白了,无论是神神秘秘的“冷香丸”,还是管王熙凤喊“凤丫头”,只怕都是薛家自抬身家的一种表现。商贾之家出入簪缨世家,多少有些底气不足。拔高自己,打压别人,哪怕就是在嘴皮子上,也是薛家一家人惯用的手段。李莞如此揣测的。

“林姑娘这一走,老太太可要想了。”王熙凤道。

“可不是,我巴不得她们都留在我的身边呢。”贾母这话,发自肺腑。她拉着黛玉的手,眼里是一万个舍不得。

“待我们找到香菱的家人,玉儿再回来陪您。”黛玉道。

贾母直称好。

薛姨妈有些坐不住了,找了个理由,说告退。

显然是薛家在处理香菱的事情上,干得太缺德了。林家的拨乱反正,让薛姨妈无论是面子还是底子,都挂不住。

李莞也说要回去,贾敏跟黛玉一起送李莞母子。

屋里鹦鹉架上的鹦鹉,惊得跟着飞出去了一只,剩下的一只立在架子上,淡定地梳理羽毛。

“该走的不走,不该走的倒是走了。”王熙凤笑着道,“我说的是鹦鹉。”

贾母拍拍王熙凤的手,“会回来的,左不过是在这院儿里。”

*

林家母女送李莞回院子的路上,院子的桃花开得正好。

“月份大了,就不要太累着。”贾敏跟李莞走在前头,两人边散步边叙话。

“知道的,姑姑。”李莞道。

“管家的事儿,这个时候也不要操心太多。一切以身体为主。”贾敏道,“我瞧凤哥儿还是得力的,交些事情给她,你也落个轻省。”

某种程度上,是这样的。可以用王熙凤当将,但底下的兵得是自己的。

“姑姑放心,我这几个月什么都不想,安安心心地把孩儿等来。”李莞道。

“对了,梨香院那边,你跟兰儿都少去,就是去了也少待。”贾敏道。

“为何?”李莞问。

贾敏在李莞耳边悄悄说了几句话,不让跟在她们身后的黛玉和贾兰听见。

“姑姑您说冷香丸的主成分是冰片和麝香?”李莞小声道。

贾敏点头,“十有八九。原来一阵子,家里不是这个身子不好,就是那个身子不好。久病成良医,便知道一些。”

“难怪觉得味道有些熟悉呢。原来冰片跟麝香,看被薛家说得跟仙丹似的。”李莞笑着道。

“不过冰片很麝香,有活血的作用。你这有身子的人,不要跟她们待太久。”贾敏道。

李莞骤然想起前世看的宫斗剧里边,如果要害某个嫔妃不能怀孕,便给她黛红麝香珠。难怪贾敏说屋里闷,给开窗户呢。

“知道了,姑姑,我会注意的。”李莞道。

黛玉跟贾兰走在贾敏跟李莞的后边。

贾兰问:“小姑姑,你说我母亲在跟姑奶奶,她们在说什么?”

黛玉笑着道:“总不过是些悄悄话了。”

贾兰道:“小姑姑,我也有悄悄话要跟你讲。”

黛玉道:“好呀,我听着。”

贾兰道:“我梦见小舅舅了。梦见他带我在塞外骑马。”

黛玉的思绪被拉得很远,春风已经吹到京都了,西北的花也开了吗?

*

贾敏一家终于还是回了江南。正好贾珠要去江南给皇上办事,就把她们一家还有香菱,一起给送了回去。

林如海领的巡盐御史,是个权利极大的官。他不但负责江南的盐税,还负责跟皇上传递地方上的消息。底下州县衙门的县衙、县尉,无不敬畏林如海这个钦差御史。

因此,林如海要查个人并不难。但是查香菱的家却很难,因为香菱被拐走时太小了,而且是十年前的旧案。

香菱至始至终都是笑嘻嘻的样子。她越是这般单纯、天真,黛玉心里就越是同情她。

指望日理万机的县老爷们,认认真真地去查十年前的失踪案,黛玉倒愿意自己去看看。

虽然天下之大,香菱的家也不一定在南方。但是黛玉还是想试一试。哪怕没有结果,至少也试过了。

“父亲,女儿想自己去看衙门的卷宗。”黛玉道。

“你?”林如海有些诧异。

黛玉换了身男子的衣裳,“父亲,我这样去可以吗?”

林如海大笑。

“这是谁家的哥儿,长这么好看?”贾敏看后也赞赏不止。

黛玉就伴成小书童的样子,跟着林如海出入各个衙门的卷宗室。

终于月余后的一天,查过上万的案宗后,黛玉发现了一个叫甄士隐的乡绅在十年前报的案:吾女英莲,年方三岁,于元宵节走失。吾女眉心有一颗米粒大小的红痣……

黛玉对照着案宗的描写,从时间上、外貌上,都跟香菱很吻合。

“爹爹,我好像找到香菱的家人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