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书吧

繁体版 简体版
天籁书吧 > 三国乱世红颜劫 > 第54章 第54章-情殇霸业 心向何归

第54章 第54章-情殇霸业 心向何归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建安四年,皖城刚历经战火洗礼,满目疮痍。坍塌的房屋、荒芜的街道,百姓们眼神中满是惊恐与无助,整个皖城仿佛置身于寒冬的死寂之中。孙策与周瑜深知,稳定皖城民心已然刻不容缓,如同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那日午后,营帐内气氛凝重,二人正商讨军政要事,一名士兵匆匆入帐:“二位将军,乔国老求见。”二人又惊又喜,乔国老在皖城德高望重,他的支持对东吴至关重要。

乔国老被迎入营帐,虽年过半百,却身姿矫健,面容和蔼儒雅。一番寒暄后,乔国老忧虑地说:“孙将军、周将军,皖城百姓饱受战乱,只盼安稳日子。”孙策赶忙起身恭敬回应:“乔公放心,我等定保皖城太平,让百姓安居乐业。”

交言谈之间,乔国老提及自家育有两位才貌双绝之女。待乔国老告辞离去,营帐之内瞬时陷入一片寂静。孙策眉头紧锁,目光灼灼,径直落在周瑜身上,缓缓说道:“公瑾,此次大破皖城,你居功至伟。吾思忖,若你我与乔家联姻,其一,可凭乔国老之威望,使皖城百姓诚心归服东吴;其二,当下皖城局势波谲云诡,各方势力暗流涌动,百姓亦心存狐疑。联姻之举,足以彰显吾等扎根此地之决心。乔家于皖城人脉绵密,联姻之后,可助我等打通各方关节,获取机要情报,以应对潜在之危局。闻曹操已与皖城一股势力暗中勾连,妄图将此地化作南下之前沿阵地,而乔家与那股势力之对头素有往来。联姻之后,吾等便可借乔家之力,破曹操之图谋。”

孙策微微顿了顿,目光凝视着周瑜,神色凝重且语重心长地继续说道:“再者,公瑾,你与飞鸿分离已然多时,她如今身陷曹营,生死未卜。小乔温婉慧黠,知书达礼,琴棋书画,无一不精,才情于皖城诸姝之中堪称翘楚。平日里,小乔常于城中施粥赈济贫苦百姓,皖城百姓皆对其赞不绝口。若你能与她喜结连理,日后亦能有一温婉贴心之人常伴身侧。”

周瑜听闻“飞鸿”之名,面色刹那间惨白如冬日新雪,身形晃了几晃,整个人仿若丢了魂魄一般。想他与飞鸿,往昔因才情互慕、志趣相投,于悠悠岁月里,情意渐笃,终至坠入爱河。忆往昔,他们常于花前月下,吟诗作画,共话未来,那些美好瞬间,皆为周瑜心中至珍之忆。

奈何,命运弄人,残酷无情。曹操竟以飞鸿祖父百草仙人之性命相胁,逼得飞鸿无奈之下,只得前往曹营。飞鸿这一走,便如魇魔缠身,每每回想,皆似利刃重揭伤疤,痛彻心扉。

“主公,”周瑜声音低沉而沙哑,其中饱含着无尽痛苦,“飞鸿于瑜而言,乃无可替代之人。纵她身处曹营,周某对她之情意,从未有过丝毫改变,这世间,无人可取代她在周某心中之位。”

孙策听闻,不禁幽幽一叹,上前几步,双手轻轻搭于周瑜肩头,目光之中,满是关切与无奈,缓缓说道:“公瑾,吾深知你对飞鸿之情深似海。然你我肩负东吴大业,今时皖城局势,可谓危急万分,各方势力皆在暗中窥探。前几日探子来报,曹操已遣一名唤张猛之将领,于皖城联络当地豪强,妄图组建亲曹武装,将此地作为其南下之据点。若我等不能尽快稳定局面,恐百姓再遭生灵涂炭之苦,东吴霸业亦将受阻。与乔家联姻,实乃当下安抚皖城、巩固势力之良策。小乔德才兼备,温婉可人,或许能于这乱世之中,为你寻得一方慰藉,稍抚你心中之创伤。你我自初起江东,一路走来,历经艰难险阻,方有今日之基业,其间无数将士抛头颅、洒热血,吾等万不能让他们白白牺牲啊。”

周瑜痛苦地闭上双眼,脑海中不断浮现与飞鸿相处的点滴:一同漫步山林,吟诗作画,共赏美景。而飞鸿的离开如重锤撞击他的心。如今,东吴大业的重任压在肩头,他想起与孙策多年南征北战,孙策的信任与托付,东吴将士们浴血奋战的身影,又想起皖城百姓惶恐无助的面容,他们对安宁生活的渴望。

往后数日间,周瑜于人前佯装从容,强打精神巡视皖城诸地。只见他身着战甲,身姿挺拔,穿梭于街巷之间,一面抚慰百姓,以安其心;一面部署防务,整饬军备,不敢有丝毫懈怠。然而,其内心实则如坠炼狱,备受煎熬。

一日,周瑜拖着沉重的身躯,踏入那座为商讨皖城事宜而设的府邸。几日来,为抵御外敌、安抚民心,他日夜操劳,心力交瘁。

当他走进厅中,一位女子盈盈起身,正是小乔。她身着淡蓝色的罗裙,裙摆如流云般轻盈,青丝如瀑,随意挽起,几缕碎发垂在白皙的颈边。她微微欠身,轻声说道:“周将军连日操劳,还望保重身体。皖城百姓能有将军守护,实乃万幸。”

周瑜抬眼望去,只见小乔眉如远黛,目若秋水,琼鼻秀挺,唇若樱桃,当真是倾国倾城。小乔见周瑜打量,微微脸红,低头浅笑。就在那一瞬间,小乔眉眼弯弯,嘴角上扬的弧度,竟与周瑜心中朝思暮想的飞鸿有几分神似。周瑜心中猛地一颤,像是被什么击中,原本沉重的心情更添几分复杂。

周瑜看着小乔,心中五味杂陈,勉强挤出一丝微笑:“乔姑娘心系百姓,令人敬佩。这也是我分内之事。”小乔微微脸红,低头说道:“将军谬赞,小乔不过略尽绵力。只盼皖城能早日恢复太平。”

周瑜抬起头,看着小乔温婉的面容,心中不禁有些愧疚。小乔见周瑜神情,轻声说:“将军,小乔虽不知您心中所忧何事,但能看出您心中烦闷。若将军信得过小乔,不妨说与我听,或许能稍解烦闷。”

周瑜犹豫片刻,长叹一声,缓缓说道:“乔姑娘,我心中有一人,情深意重,却无奈分离。如今为了东吴大业,不得不做出这联姻的决定,心中实在痛苦。”

小乔微微一怔,眼中闪过一丝落寞,但很快恢复如常,微笑道:“将军重情重义,实乃世间难得。小乔明白,这乱世之中,儿女情长有时不得不为家国大义让步。小乔虽不及将军心中之人,但日后定会悉心相伴,与将军携手共度。”

周瑜看着小乔,心中对她的通情达理有了一丝感激。他知道,小乔也是无辜之人,这场联姻对她来说同样无奈。从此刻起,他也该试着放下一些过往,肩负起对小乔的责任。

然而,夜晚来临,周瑜独自回到营帐,那种痛苦与纠结又再次涌上心头。他时常在深夜惊醒,看着帐外的月光,心中默默念着飞鸿。一日深夜,周瑜独自一人拖着沉重的步伐来到城外的江畔。江水在月光下波光粼粼,可他却无心欣赏。江风如冰刀般割着他的脸,却割不断他心中那如乱麻般的思绪。

他对着江水喃喃自语:“飞鸿,若你在此,又会劝我如何选择?是为了东吴大业,放弃我们的誓言,还是不顾一切,去追寻你那不知在何方的身影?”江风呼啸而过,除了江水的呜咽,却没有给他任何回应。

数夜之间,周瑜辗转榻上,难以成寐。月色透过窗棂洒于榻前,却映照出他形容愈发憔悴,双眸之中,尽是疲惫与蚀骨之痛。

在内心经历无数次如乱麻般的挣扎后,周瑜终是为了东吴之兴、皖城百姓之安,狠下心来,决定接受联姻。他心中明镜似的,此乃命运交付于他,不得不背负的使命。即便心中伤痛如跗骨之蛆,如影随形,即便每向前迈出一步,都似有一把利刃,在无情地撕裂自己的心。

待周瑜再次踏入孙策营帐之时,孙策抬眸,见他面容憔悴得仿若脱了形,心中不禁一阵刺痛。周瑜深吸一口气,强忍着内心翻涌的情绪,声音微微颤抖,却又透着决然道:“主公,周瑜愿遵从此番安排。”孙策听闻,疾步上前,紧紧握住周瑜的手,眼中满是感激与隐隐的愧疚,叹道:“公瑾,此番着实委屈你了。待他日平定天下,我定不会忘却你今日所做之牺牲。”

周瑜微微苦笑,轻轻摇了摇头:“主公言重了,这是周瑜身为东吴臣子应尽的责任。只望日后能寻得飞鸿的下落,哪怕知晓她安然无恙,我也能稍稍心安。”

孙策重重地点头,拍了拍周瑜的肩膀:“公瑾放心,我已差人暗中打探飞鸿消息,一有音讯,定即刻告知于你。如今皖城局势危急,曹操派来的张猛在城中四处煽风点火,蛊惑人心,已联合部分心怀不轨的豪绅,妄图搅乱局面从中渔利。而你与小乔的联姻,无疑是当下稳定人心、凝聚各方力量的关键之举。”

周瑜默默点头,心中虽满是苦涩,但还是强打起精神,与孙策商讨起联姻的诸多事宜。营帐外,风声呜咽,仿佛在为这段无奈的抉择而悲歌。周瑜明白,从这一刻起,他将带着对飞鸿的思念,肩负起东吴的未来,一步一步,在这乱世的洪流中砥砺前行。每一步,都浸满了他的痛苦与无奈;每一个抉择,都是他对东吴的忠诚与担当。他不知道未来等待他的是什么,但他知道,为了东吴,为了百姓,他已没有回头路。(正文结束)

★★★★★★

《临江仙·皖城愁绪》

战甲巡城心内苦,相思无尽愁浓。飞鸿别去影朦胧。小乔温婉处,恰似旧情逢。

霸业当前多掣肘,联姻难诉情衷。皖城纷乱盼和融。愿消天下患,再续旧时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