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笑笑哭了又哭,但是还是擦干了眼泪,狠下心做出自己的新决定。
她这次一定要和舅舅去城里念书,无论如何都要通过提高自己的见识和知识来改变自己上一世凄苦到自抑自卑,最后选择以自杀来结束人生的结果。
孔笑笑和家人道别后,就和舅舅坐上车来到了城里。
城市和农村差别很大,没有到处乱走的家禽,没有尘土飞扬和泥泞不堪的泥土道路,没有邻里大声的吵吵闹闹,来来往往大大小小的车辆就是城市道路上最常见也最聒噪的存在。
孟万里给孔笑笑安排了一所私立的中学,他和这所私立中学的校长因为生意认识,两人也成了好友,对方也说要是家里有人想上学尽管找他就是,所以孟万里也是第一时间就想起了孔笑笑。
孔笑笑家里虽然还有两个哥哥,但是他们都没选择继续读书,家里又有很多农活要干,肯定也不太会放他们进城读书,所以最有机会继续读书的就成了孔笑笑。
私立学校里的学生基本都是城里的有钱人,所以从农村来的孔笑笑基本就成了班里的异类。
但是孔笑笑一想起上辈子那样凄惨的人生,就觉得这点小困难根本难不倒她。
比起经常被一群大老爷们嘲弄,被自己的丈夫孩子嫌弃,被这些城里的有钱人一时半会地排挤根本算不上什么。
也正是因为孔笑笑的这份毅力,让那些一开始排挤她的同学很快就对她刮目相看。
孔笑笑不是聪明的人,所以她会愿意付出更多的时间专注于书本上知识的理解,她仍然用姥姥送的笔记本记录日常心情,却更多地变成了写字和画画,不再四处收集那些花花草草拼贴在本子上。
一年后,孔笑笑也凭着自己的努力有了学习上的好收获,自己从班里的垫底成绩浮到了中游,连老师都对她另眼相待。
但是孔笑笑对这些表扬,对同学们对自己的态度转变都没有太多的情绪,因为她知道,这离改变自己的命运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这一年的风风雨雨完全只是对自己接受新挑战的初步试炼。
想要扭转自己的命运,除了持之以恒地做以前没有做的事,养成以前没有养成的好习惯之外,更是需要自己无可动摇,如日月斗转星移恒久不变的规律那般,始终如一。
万一孔笑笑中途喊苦喊累,又轻易就此放弃了这样的学习,那么她好不容易重启的人生,又有什么再来一次的意义呢?
孔笑笑内心的力量,和其他有钱的孩子不同,她那不可动摇的定力也是来自那失败的自己给的。而非像这些感觉到自己成功的孩子一般放松自在。
无知无能的孔笑笑只能配同样无知无能的丈夫,过无知无能的一生,活在那些各种不自在却无法挣脱的一生里,失去对生命最崇高的敬意。
城市里的孩子们热衷于攀比物质的优劣高低,闲聊的话题总不外乎去哪玩,买什么东西,以及得到了什么稀罕礼物,见了什么稀奇的宝贝等等。
而能让大家打破这份物质隔阂的,只有一件事——八卦他人的长短是非。
例如谁找了什么对象,两人之间发生了什么,又或者是谁成了怎么个风流浪荡子,又惹出了什么或大或小的事端。
孔笑笑的班级里有四十来个学生,有十来个成绩垫底的同学存在品行上“不端”——或逃学旷课,或扰乱纪律,或早恋带违禁品,他们的重点除了学习,其他的林林总总的大事小事,什么都是重点。
孔笑笑无心这些,她在担任了班级的学习委员后,一心只有学习是重点,她管不了这些个人纪律,只管做好自己分内的事。
由于她管理着收交作业的情况,班级试卷成绩的登记这些“要务”,那些个排名垫底的同学也不太好“得罪”她,但是又不甘心,偶尔也会在背后说她的闲言碎语。
孔笑笑其实并没有对那些同学过于严苛,甚至有时候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帮他们蒙混过关,孔笑笑的上辈子在人情交际上非常缺失,所以她下定决心,只要不过某些底线,偶尔地“放人一马”也不过是更好地掌握独自生存之道罢了。
但是她低估了那么些个蹬鼻子上脸,内心丑陋粗鄙的存在——他们不会知恩图报,更不会记得什么恩情,他们只在乎自己此时此刻有没有得到他们想要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