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书吧

繁体版 简体版
天籁书吧 > [红楼]高门悍妻 > 第32章 第 32 章

第32章 第 32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秦氏在宁国府停灵七七四十九天。五七正五日,李莞已经出了月子,依礼便是可以去宁国府的了。

宁国府请了诸僧佛做法事,十分热闹。李莞跟贾珠寅正时分就起来了,大约凌晨四点左右的样子,天还没亮。李莞跟奶妈交待了姐儿的事情后,又喝了一碗糖粳粥。两口子出前厅,上了车。车前边打着明角灯,上边书着“荣国府”,来到宁国府,之间府内外灯火通明。

请车至正门,小厮退去,众媳妇上来掀车辆,李莞扶着银蝶下了车,被两持灯罩的媳妇簇拥着,来到停灵的会芳园中。贾珠跟在其后。

宁府诸媳妇迎了上来,问了李莞身体如何。李莞一应回复。

上了香,又跟诸媳妇儿抚慰些言语,鼓乐厅里的青衣奏起了鼓乐。此外,灵前还有五十个僧人,五十个道士对坛作法事。

门外竖着四面红销金大字牌,上面写着:防护内庭紫禁道御前侍卫龙禁尉。

那是贾珍花了一千二百两银子,替他儿子贾蓉买来的官职。五品,有个名录,说出去好听而已,平时不用去上班的那种。

贾珍跟贾蓉穿着官服赶来,跟贾珠互相打千问好。

贾蓉的官服很新,应该是刚刚领回来的。

因为贾珠南下,贾珍跟贾蓉这对父子好久没有见贾珠,拉着贾珠寒暄官场上的事。这对父子言谈自若,显然拿葬礼当成重要的社交场合了。

贾珠素来不喜宁国府作派,跟李莞递去一个求救的眼神。

李莞便道刚刚出月子,有些头晕。贾珠借故扶李莞走走。

贾珍之妻尤氏,本胃病旧疾发作,在里边休息。她听闻李莞不舒服,便带着贾珍的两个妾室佩凤和偕鸾,一道出来看李莞。

李莞只道是略有头晕,尤氏软言两句,就进去了。

尤氏、佩凤、偕鸾,都是颜值很高的女子。尤氏是贾珍的续弦,年纪三十出头,佩凤跟偕鸾都是二十左右的大好年华。

李莞远远看着贾珍跟贾蓉这对父子。贾珍四十出头,养尊处优,保养很好,怎么说看着也不差;贾蓉更是高颜值的少年郎君。这对父子世道地周旋于达官贵人之间,谈笑自若。

李莞又想起秦氏刚走那几日,素云跟王熙凤在宁国府帮忙那几日所见,说珍大爷哭得跟死了亲老太太似的。

贾蓉至始至终不见半点伤心,仿佛送走的人跟他没有半毛钱关系。

丧礼办得再热闹,都是给活人看的。这对父子待秦氏,依李莞看,也就那样了,不影响他们在这个世界纸醉金迷的生活。

斯人已去,即便是金枝玉叶,众星捧月于诸人之上,美貌聪明周旋于几代人之间,无人不喜,无人不爱,生命停止了,什么都不在了。

想起去年邢夫人来讲,秦氏就是经血不调的小病,但她个性太要强,思虑过甚至而损肝损脾,也或者是有别的不愿意讲的病症。依旧让人不甚唏嘘。

那些执着的,大过于自己疾病的人和事,如今看来,真的是不值得。

且说王熙凤在家宿了一宿,也到了宁国府。此时,她替尤氏掌着丧礼的一应事宜,在抱厦内按名查点各项人数。发现有迎送客上的一人未到。

那人道:“小的天天来的早,只有今日醒了,觉得早,又睡迷了,来迟一步,求奶奶绕过。”

“明儿他也睡迷糊了,后儿我也睡迷糊了,将来都没有人了。带出去打二十大板,革一个月银米。”王熙凤恼道。

忽见门外隐隐而过的李莞的背影。她许是刚刚出月子,身子还不大利索,被珠大哥小心翼翼地搀扶着,王熙凤一时恍然。倘若当初不是那般在乎人的风||流气度,珠大哥这般待人,日子该多实在。

她又想起李莞此前的一番话,一个家的兴盛,有自己的道。又打又罚,是重了些。

王熙凤对那人道:“本是要重罚你的,以免难得管人。但念蓉大奶奶生前宽厚,就罚你半个月的银米。若有下次,新的旧的一起算。”

那人感念王熙凤,诸人又领教了王熙凤恩威并施的厉害,皆不敢偷懒,兢兢业业。

出殡那日,秦氏的灵柩先在铁槛寺停灵。

一应执事、陈设都是新扎的,浩浩荡荡,一带摆了三四里。供与贾家交好的四王八公等官宦人家的人来送殡时用。

那四王便是东平王、南安郡王、西宁郡王、北静郡王。八公便是镇国公、理国公、齐国公、治国公、修国公、缮国公、并着贾家的荣国公、宁国公。

这四王八公都是本朝立国的时候,因功勋封的。如今本朝已有半年,君子之泽,三世而衰,五世而竭。四王八公里边除了北静郡王功高,按原爵位传袭,余着皆降爵位传习。

就像宁国府的贾珍现在袭到三品将军,荣国府的贾赦现在袭的是一品将军。除北静郡王之外的四王八公子弟,早就不是什么王,什么公了,有的挂着伯爵、子爵、男爵,有的挂着不用打仗的将军的名号。

这些人吧,说名望和富贵,都是有的。普通人家,就是千军万马挤过科考这座独木桥,都不一定有官做,只能待补官。

而在关系网里边的,不用苦哈哈的考试,靠家族荫庇能得官,如李莞的公公贾政;使银子也能得官,比如贾琏跟贾蓉。

靠关系来的官,可以继续为这个家族带来各种好处。而且也不会被安排重要工作,因为这些人压根也不是办事的料子。所以,四王八公如今,都不在权利中心了。

不过不打紧,一个官身说出去,就比平头老百姓不知道高哪里去了,路上见了都要礼让三分。加上祖上留下各种田产、房屋、庄子,不愁银子,花天酒地过一生,何乐不为。

他们是乐了,有人是不乐的。被欺压了的庄户、被强买强卖了的奴仆、被侵占田地的农民。还有一个重量级的人物,当今皇上。

因为这个朝代还存在一个太上皇,当今皇上的亲爹,所以,旧人暂时没有动,甚至会给一些适时宜的安抚,来消弭这对皇家父子间的紧张气氛。

这些都是贾珠在枕边告诉李莞的。

李莞说,那四王八公不是秋后蚂蚱吗?

贾珠道,正是。

但是,皇上跟贾珠讲了,他们这一脉若一直清明,便是能保的。

李莞本不是爱说教的人,会去敲打王熙凤,也是想这个家一直清明下去。干干净净的做人,长长久久下去不好吗?

且说北静郡王来时,那个排场就是不一样。不愧是四王八公里货真价实的那个“王”。锣敲得“哐哐哐”的响,偌大的华盖在前边撑着。手下还有好一批穿着官服的小弟,在两旁佣侍着。

老百姓也被压在路两边,只能等着北静郡王的仪仗过了,才能走。

李莞的认知里,北静郡王也不过是秋后蚂蚱之一而已。

贾珍忙同贾赦、贾政去迎,还行了国礼。

贾珠借故走开,他可不想跟北静郡王搭上关系。

于是,贾珠跟李莞,二人远远地当着吃瓜群众。

贾政寻贾珠不着,生着闷气,又让宝玉脱去孝服去见北静郡王。

宝玉再次出现时,已经换上了银冠抹额,白蟒箭袖,围着攒珠银带。

贾珠的面色越来越沉,低语一句:“不成样子。”

因为,大家来的目的,是去给秦可卿送葬啊。贾政让宝玉脱孝服,穿得花枝招展的见北静郡王,真个不合适。

贾政,假正经……李莞一直这么看她公公的。她并没有看错。

那水溶也是个好样貌,年未弱冠,形容秀美,看上去很谦和的样子。

李莞听有人议论,说北静郡王水溶,是个贤王。

但是李莞不这么认为,就凭他接受宝玉没有穿孝服的一拜,就是他拎不清了。莫说秦氏有比这四王八公尊贵得多的来头,就是去参加一般的葬礼,受人脱了孝服的拜见,也不合适啊。

水溶跟宝玉不知道在说些什么,但见宝玉又把他的命根子,那块通灵宝玉拿出来,秀给水溶。

水溶估计见宝玉可爱,给整了玉上装饰的穗子,亲自给宝玉带上,还拉着宝玉的手讲了半天话。

这一番亲近的场面,可是众目睽睽之下。

李莞见贾珠气得捏着的手青筋暴起,就知道这爹贾政有多坑儿子了。他都没有想过,万一北静郡王有一天凉凉了,宝玉跟他的交好,可是都看见了的。

李莞为了让贾珠不那么生气,道了一句:“有没有可能夫君是姑妈的孩子,被抱错了的?”

“……”贾珠,“姑妈出嫁后去了扬州后,去年才第一次回。”

李莞道:“就觉得夫君挺像姑妈那边的人的。”

贾珠道:“……”

气氛还是有些凉。

李莞道:“水溶没有夫君的弟弟好看。”

贾珠神情温和了一些:“那是自然。”

李莞道:“但我家弟弟更好看。”

这些养得白白嫩嫩的世家公子们,玩玉佩上的穗穗的时候,她的弟弟在大漠黄沙间,手持长缨,与狼相逐。

她的弟弟就是最好看的,毋庸置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