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书吧

繁体版 简体版
天籁书吧 > 炎夏 > 第17章 第 17 章

第17章 第 17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出租车在夜色中疾驰,城市的灯火被车窗拉成一道道模糊的光影,一闪一闪地掠过,像是远方正在进行的某场烟火秀。车内静悄悄的,只有导航仪偶尔发出机械的提示音,伴随着车辆低沉的引擎声。梁夏靠在座椅背上,掌中谢炎的手温热沉静,带着一点点不真实的梦感。她望了一眼两人紧握的手,又迅速把头别向窗外,试图借夜风冷静情绪。

“她只是喝醉了。”梁夏默念,反复默念。可偏偏那颗心却越压越跳,像拧紧的琴弦,弹性十足。

车停在谢炎所住的小区门口。扫码、付钱、深吸气。梁夏麻利地下车,绕到另一边,一点点把谢炎从车里扶出来。这是个没有电梯的老式居民楼,谢炎住在三楼,楼不高,但对一个人拖着另一个人来说,每一级台阶都像是在爬山。梁夏两步一歇,一只手支撑着谢炎的身体,一只手拎着包,到了三楼简直像完成了体能大挑战。

“真是的,平时跳舞那么能扛,喝点酒就塌了。”她一边吐槽,一边在包里翻钥匙,摸索半天才打开门。

进门后,她几乎是把谢炎“卸”在客厅的灰蓝色布艺沙发上,自己则瘫坐在玄关地上,感觉整个人都要被掏空了。稍作休息后,她给周笑发了条报平安的微信,然后站起身,看向沙发上的谢炎,眼里满是哭笑不得的无奈。

公寓很干净,是那种带点生活质感的简约布置。一进门就是开放式厨房,大理石台面上还整齐摆着几只玻璃杯;客厅是浅灰蓝色调的布沙发,角落里有立式灯,落地窗帘半掩,夜色从缝隙间透进来,寂静中有点不真实的静好。

确认了卧室的位置后,梁夏又走回来,深吸一口气,把谢炎从沙发上扶起,一点点往里挪。谢炎整个人像是脱力的布偶,靠在她肩膀上,呼吸绵长中带着酒后的热气。梁夏一边咬牙撑着,一边小声念叨:“你明明比我轻,我怎么感觉在搬沙袋。”

好不容易把人弄到床边,梁夏先把外套和鞋子脱了,再扶她坐好、躺下。床边整整齐齐叠着睡衣,她愣了一下,脑中一闪念“要不要帮她换?”但很快就红了脸,像是自己想太多似的,小声自言自语:“不用了,不用了。”

她转到床的另一边,轻轻把被子拉好,盖住谢炎踢开的腿,又去厨房倒了杯温水放在床头柜上。等她回身准备离开时,谢炎忽然翻了个身,把被子全踢开,手也胡乱挥了一下。梁夏赶紧走过去,重新替她盖好。她低下头,盯着那张熟睡的面孔出神。

那一刻她突然觉得,自己看见了一个只有在自己面前才会出现的谢炎——柔软、卸下防备、像个容易受风惊扰的孩子。

她坐在床边,没有触碰,只是静静地看着。夜色落在她们之间,那样沉默,又那样温柔。

忽然,谢炎在梦中动了一下,眉头微皱,嘴唇动了动,声音含糊地冒出一句:“Summer……不要走,好不好?”

梁夏一愣,呼吸都停了半拍。她站在原地,久久没有动,最后才缓缓走近,把谢炎的手塞回被窝,小声回应道:“我不走,你先睡。”

她关掉床头灯,退出卧室,轻轻带上门。

走进客厅时,她回头看了一眼那张灰蓝色沙发——那是谢炎在大学时最喜欢的颜色。她忽然想起,那年毕业晚会结束的第二天,大家在后台庆功聊天,她和谢炎就是靠在那张同样颜色的沙发边,头挨着头,说了很多没头没尾的话。

当时她没有想太多,现在却忍不住问自己:那时的她,是否已经在心里,为这段关系画下了某种边界线?

她站了好一会儿,直到夜风从窗缝里灌进来,才拉回意识。她关了客厅的灯,确认门锁安好,踏上楼梯,一步步走下去。

夜色很深,城市却还未完全入眠。她慢慢走出小区,口袋里的手机因为震动轻轻一响,是一条自动推送的晚安提醒。她看了看,关掉了屏幕,心里静静地想:今晚,真长啊。

她一边走一边看手机,时间已经接近凌晨两点。这大概是她近五年来,第一次在十二点后还没睡觉。想到明天可能要顶着黑眼圈见房东,她忍不住摇了摇头。不过还好,还有一个完整的周末可以恢复。梁夏轻轻叹了口气,在心里嘟囔了一句:“不行了,年纪大了真熬不动夜。”

第二天的后遗症比她预想得还要严重。回到酒店已是凌晨四点,勉强闭眼睡了不到三个小时,早上八点就要起床看房。她太阳穴发胀,像是被什么钝物一下一下敲击着。照镜子时,眼下黑眼圈几乎垂到了唇角,她苦笑着洗了把冷水脸,随便抓了顶帽子套上,便打车出了门。

中介一眼看出她状态不佳,说话都比昨天节制许多。反倒是房东阿姨精神奕奕,边带她看房边像话匣子一样停不下来,语气亲切得像是多年不见的亲戚,目光里满是慈爱。

“有时候啊,人得换个地方才能摆脱过去。搬个家,就像翻新一页生活。”阿姨一边领她进屋一边说道。

“你看看你,多好一姑娘,长得清清秀秀,工作也好,哪儿愁没有好男孩?别被什么糟心的感情牵绊了。”阿姨一看到梁夏疲惫的样子,便自然而然地把她归类到“为情所困”的失意人群里,一边絮絮安慰,一边顺势推销自家房子。

“你别看这房子小,可真灵!”阿姨一边领着梁夏看屋,一边神采飞扬地讲着,“上一个姑娘,三十岁了,跟男朋友谈了整整六年,结果还是分了。搬进来不到半年,就碰上个做金融的——人年轻、条件好,又懂得疼人,俩人一见钟情,现在正准备结婚呢!”

她说着还比了个“六”的手势,又紧接着补上一段更神的。

“还有再上一个,山东来的单亲妈妈,一个人带着女儿来上海打拼,刚开始日子是真难。她就在附近租了个小门面卖馒头,起早贪黑地干。我还记得她第一次来租房的时候,眼里全是疲惫,话都不多说一句。”阿姨摇着头,顿了顿,像是特意营造悬念。

“结果呢,没住多久,就遇上了个山东老乡——也离了婚,带着个儿子,人特别实在,干的是物流,工作也稳定。两个人聊得来、性子合,没几个月就住一块儿了。你猜怎么着?”她神秘兮兮地笑了下,“现在两人感情特别好,小孩也相处得不错,馒头店呢?早不是那个小铺子了,连开了好几家分店,还请了品牌设计师,听说年底还打算申请商标,走加盟路线,说不定哪天真上市了。”

阿姨说得眉飞色舞,仿佛这些温暖又带点奇迹的故事就发生在自己家门口,满脸都写着“我家房子风水好得很”。她讲到动情处,还忍不住拍了拍门框,像在展示某种“招运符”。

梁夏一边听一边忍不住微笑。故事听起来虽像段子,但阿姨讲得生动诚恳,让人不忍打断。她本没抱太大希望来看这套房,但真正走进屋里,却意外地喜欢。朝南的窗户采光极好,屋内布置简洁,厨房干净无异味。冰箱干爽清洁,浴室瓷砖光亮如新。她环顾四周,心里盘算:虽然租金略高,但家具齐全,通勤距离近,搬进来基本拎包入住,综合起来性价比相当不错。

她原本担心阿姨过于热情会干涉太多,但中介在一旁解释说,阿姨其实常年在国外,一年难得回来一两次,真正住这里的是房客自由得很。

“她就是喜欢独立又靠谱的年轻人,尤其是留过学的姑娘。”中介补充。

“租个房子还挑学历背景?”梁夏在心里无奈一笑。

可这房子确实对她有吸引力,不管是地段、风格还是整体气息,都让她有种“可以落脚”的感觉。

她一向不喜欢犹豫,一旦决定,就雷厉风行。没多久,合同签妥,钥匙在手。阿姨喜滋滋地祝她住得开心,还信誓旦旦说:“你放心,这房子有福气,住进来的人都顺顺当当的。”

中介看着这一切也忍不住感叹:“我还以为你状态不行,今天会挑三拣四,结果第二套房就签,真利索。”

梁夏笑笑,把合同夹进包里,走到阳台上透透气。

阳台不大,但能看到不远处的一片人工湖,湖面反着清晨的阳光,波光粼粼。风从湖边吹来,带着点水汽的清凉味道。

她站了一会儿,低头看手机。聊天界面停留在谢炎那一栏,她的手指停在输入框上良久,最终却什么都没写,慢慢收回了手机。

阳光透过玻璃洒在地板上,像为她的新生活打下安静的注脚。她抬起头,觉得自己像是刚刚换了一个频道,跳进了一个新世界。

这一刻,没有剧烈情绪,也没有仪式感。只是换了个地方,换了一点光线。但就是这微小的改变,让她意识到,日子真的在往前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